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038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11-11

瞄准“第一线” 打好“组合拳”

  

——八届沿河自治县政协履职掠影

 

□肖彦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是八届沿河自治县政协履职的行动力量、担当作为,更是履职的铮铮誓言。

  五年来,八届沿河自治县政协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瞄准“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的定位,聚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能力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脱贫攻坚建言、为民生发展献策、为团结稳定助力,谱写了与党政工作合拍、民生利益同向、时代脉搏共振的精彩华章。

  

凝心聚力打好“发展拳”

  五年来,县政协坚持把推动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始终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政协工作全局,积极建言资政、精诚奉献。翻开八届县政协履职日历,围绕深化改革建诤言、围绕党政中心出实招、围绕凝聚共识强服务……各项工作都彰显砥砺前行的责任和担当。

  核电厂址继续保护、“两会一节”成功举办、211国道提级改造、沙坨大桥横跨乌江、通用机场启动选址、抽水蓄能进入规划、农村学生放心吃上营养餐……委员们在县政协八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会议上的掷地发声,积极建言、协商推动和持续关注,都离不开前期的深入调研。

  围绕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危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饮水、养殖业、种植业等热点议题,县政协常委、委员们踊跃建言,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120余条。

  县政协不断完善协商形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充分发挥了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整体工作全面协商、重点工作专题协商、部门工作对口协商,与县政协常委会议视察、主席会议视察共同推进,彰显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

  县政协始终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先后开展主席会议协商11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6次、对口协商20次、界别协商20次、提案办理协商12次,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深入调研,引导政协委员听民声、知民情、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诸多诤言良策进入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全心全意打好“民生拳”

  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五年来,县政协突出民生情怀,政为民议、言为民建、策为民献、力为民出,收集民情、反映民意、惠及民生成为工作常态。群众的眼睛盯到哪里,政协委员的脚步就迈到哪里。围绕沙子空心李提质增效,外出考察,学习取经;围绕教育保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积极调研座谈、招商考察,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县政协委员把目光聚焦基层、聚焦群众。五年来,立案605件政协提案,涉及民生300余件,其中重点督办93件,有效推动了村级公共卫生厕所建设、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建设、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助推了城乡面貌改变和公路网络完善等民生实事解决。《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协商意见建议》得到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时任铜仁市政协主席陈康的批示;《关于“六绿”攻坚的协商意见建议》得到陈康的批示。

  县政协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城区交通保畅、农村安全饮水、河西主街道停车区域规划等一大批带着民生温度的热点信息搭上《社情民意》“直通车”。400余篇重点信息被全国政协网、人民政协报、贵州日报、贵州政协报、铜仁日报等国家、省、市媒体采用,录制“政协委员话贵州”专题片2期,文史资料征编、提案撰写专题培训、农村饮水安全及山羊产业专题调研等信息,先后在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早闻政协”推出。

  县政协思民之所忧、做民之所盼、解民之所难,把爱民之心体现在更为直接的帮扶工作上,体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役中。2016年12月11日,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发出《政协委员投身脱贫攻坚工程倡议书》,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先后担任团结街道、淇滩镇、泉坝镇、新景镇、洪渡镇、塘坝镇脱贫攻坚指挥长和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工作组组长;42名县政协机关干部和县政协委员担任村级脱贫攻坚指挥长,32名县政协干部驻村参与脱贫攻坚;21家委员企业挂帮23个村,176名县政协委员结对帮扶2300余户贫困户,协调项目545个,争取和捐助资金达7600余万元。20名县政协干部及县政协委员在脱贫攻坚中获省、市、县表彰。

  

履职尽责打好“担当拳”

  回首八届县政协的履职历程,创新精神始终贯穿政协工作,创新步伐矫健有力。

  五年来,县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党建为纲、以忠诚为魂、以聚力为要、以队伍为本,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中,锤炼了坚强的党性,以党建工作推动政协工作持续创新发展,使党的旗帜在人民政协高高飘扬。

  县政协加强“三化”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作规则23项,不断创新履职方式,就行政执法、工作效能、作风建设、提案办理等社会热点问题,先后开展视察、座谈活动50余次,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32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批示,促进了部门工作改进和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县政协坚持把提案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提案机制,完善《县政协提案工作规则》,印发提案调研参考课题,着力打造精品提案。在提案审查上,严格提案标准,严把立案入口关,坚持和完善主席会议重点督办,县委办、县政府办提案科联合督办,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对口督办,县政协提案委跟踪督办,县政协委员协同督办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实效。

  县政协狠抓履职管理,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会同县委组织部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大连民族学院、浙江大学举办4期政协委员、政协干部培训班;请史继忠、蒙胜思等专家学者来沿河就地培训;组织县政协委员、县政协干部先后到浙江、江苏、上海、重庆、湖南、四川和我省遵义、安顺,铜仁市各区(县)考察学习;要求常委提交述职报告,要求委员开展履职“回头看”,通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智慧赋能、产业发展等情况,形成多篇考察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笔批示。

  县政协聘请12名特邀文史委员,编辑了《政协委员扶贫故事》《沿河政协这一年》等文史资料,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让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根植人心,凝聚起推动沿河战胜贫困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