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937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4-30

“小辣椒”变“大产业”

 

——遵义市政协全力助推辣椒产业做大做强

 

 

核心阅读


  遵义辣椒产量居国内辣椒主产区首位,占贵州的五分之二。2020年种植辣椒213万亩,产量268万吨,培育出黔辣系列、遵椒系列、绥阳小米辣等优良朝天椒品种50余个,培育初、深、精大中型规模加工企业123家,综合产值212亿元,帮助130万人就业增收。在辣椒制品加工线上,除了传统的辣椒面、油辣椒,还涌现出糯米辣椒、香菇辣椒、辣椒笋子、辣椒冰淇淋等众多创新辣椒制品,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的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也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辣椒产业的蓬勃发展,成就了“遵义定价 买卖全球”的行业地位。

 

□冯 波

 

  近年来,遵义市把辣椒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持续发力,进一步助推辣椒产业发展壮大,明确提出把遵义建设成为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扶持和资源整合,形成辣椒种植、加工、销售、贸易产业链发展格局,帮助更多群众、客商和企业通过辣椒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要做大,规划是关键,人才是保障。为解决有人抓、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遵义市实行领导挂帅、部门协作、统筹推进的产业发展机制,明确由市政协牵头主抓辣椒产业发展,市政协主要领导任遵义市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推进小组、市辣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整合各方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全力推动辣椒产业做大做强。

  市政协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牵头筹办了第5届“生态贵椒·香辣天下”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生态贵椒·香辣天下”主题,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扩大销售,做强品牌,建好省部共建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奋力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把“小辣椒”培育成“大产业”,让生态贵椒红遍中国、风行天下、惠民富民。市政协主席覃儒方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多次深入辣椒种植基地调研,开展专题协商,研究具体问题。今年1月,市政协在省两会期间围绕“产业革命地生金”选题接受贵州广播电视台专访,又一次展示和推介遵义辣椒产业,“小辣椒”正逐步成为“大产业”,生态贵椒正在红遍中国、风行天下、惠民富民。

  政协组织担重任,政协委员在行动。市政协委员陈启武所在的遵义供销控股(集团)辣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实施了朝天椒“换种工程”,有效提升了遵义朝天椒品牌形象,鲜椒价格大幅上涨,单价同比上涨百分之三十左右,遵义朝天椒居“全国十大名椒”之首。新蒲新区永乐镇山堡村是当地有名的辣椒种植村,全村5800亩地有4500亩种植辣椒,该村的辣椒早在1999年就被评为贵州省名优辣椒,2001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17年被认证为贵州省无公害产品。2020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2频道《消费主张》栏目播放了“辣椒价格是涨还是跌”的专题节目,山堡村的付蓝蓝和其他几位村民向全国观众介绍遵义辣椒,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辣椒看西南、西南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的行业领先优势。

  位于遵义新蒲新区的中国辣椒城是全国最大的辣椒专业交易市场,兼具交易中心、电商交易中心、物流集散中心、检验检疫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加工包装区、冷链仓储区、综合配套区、物流配送区等诸多功能,2020年8月正式获批为省部共建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世界辣椒联盟授予遵义市“世界辣椒之都”称号。

  今年,遵义市将种植辣椒215万亩,重点实施50万亩辣椒良种“换种工程”,创新办好第6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组团参加第19届(深圳)农交会。遵义市还将用2至3年时间,分别培育10家年产值2亿元以上、1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10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辣椒“小巨人”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为进一步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遵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政协组织动员全市文史、党史专家和学者力量,编辑出版了《红军长征与遵义辣椒的故事》,充分展示遵义辣椒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反映多姿多彩的辣椒文化。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作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协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全力助推以辣椒产业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作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