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99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8-18

“四重四抓” 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黔东南州政协机关党建工作综述

 

□余正祖 潘期武

 

  2017年,黔东南州政协机关党委被黔东南州直机关工委命名为“2013-2017”年度第四批“五好”基层党组织单位;2020年,黔东南州政协机关党委分别被贵州省委、黔东南州委表彰为全省、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近年来,黔东南州政协机关积极创新方式,坚持“四重四抓”,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有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同时,为着力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注入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重创新方式,抓好学习培训

  创建“4+3”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果。即州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机关党委与3个党支部同时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节约学习时间,又可以促进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制度,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每个月第一周星期一为党组集中(扩大)会学习,第二周星期一为机关党组集中学习,第三周星期一为党组会学习,第四周星期一为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机关学习有章可循。

  注重学习研讨,深化学习效果。在加强自学、深读细悟原文原著基础上,加大学习研讨力度,使大家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启迪、深化对学习内容核心要义的理解和把握。

  注重示范带动,发挥引领作用。领导干部结合分管业务工作作专题辅导,带头到基层、到帮扶点宣讲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重大思想理念、重大决策部署,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拓宽视野眼界。邀请省政协常委、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王应政及省委党校、贵州民族大学等省级专家学者、高校教授及州领导、部门专家到机关开展专题讲座。在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开办政协干部、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机关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党的历史和入党誓词,不断拓宽机关干部视野和眼界,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

 

重建章立制,抓好激励约束

  完善激励机制。修订机关内部考核办法,明确工作职责,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成效,不断加强对机关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推进履行职能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层层压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机关党组(党委)认真履行机关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把上级对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与机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党组(党委)书记切实履行抓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同志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肩挑。

  严格机关党建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分级考核制”,推行“双向述职制”,用服务机关、服务委员、服务基层方面的工作成果来检验衡量机关党建工作成效,推动形成抓党建责任落实的机制和导向。

  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机关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力的坚决提醒约谈,问题严重的严肃问责。

 

重支部建设,抓基层基础

  规范动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黔东南州政协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通知》等文件,对 “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等提出具体要求,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明确内容。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等明确为学习内容,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承诺办理民生实事并兑现承诺明确为党员履职成果的检验标准,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在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中走前列、作表率。

  规范管理。规范完善“三会一课”台账,并按季度送机关党委,使党支部组织生活“全程留痕”“有迹可查”,推动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提质增效。

  发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作用。2017年以来,机关各党支部以主题党日活动,“三百行动”为抓手为纽带,采取各党支部结对联系帮扶村党支部对接方式,组织党员进机关帮扶点开展党员帮扶活动40余次,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帮扶点加强支部建设,开展政策法律、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等,得到帮扶点群众的一致好评。

 

重搭建平台,抓党建品牌

  实施机关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紧紧围绕“机关服务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创建党建品牌,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重要思想,探索建立了推进政协委员履职“456”新模式,即拓展学习、交流、服务、履职“四个平台”,完善联动、沟通、互评、调研、保障“五个机制”,实施量化学习培训情况、量化参加会议情况、量化视察调研情况、量化提案提交情况、量化反映社情民意情况、量化联系群众情况“六个量化”考评,增强了政协委员履职实效。

  搭建“机关党建+脱贫攻坚”工作平台。开展“脱贫攻坚·政协委员在行动”、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号召全州政协系统和广大委员要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履职的头等大事、首要政治任务。2017年,全体州政协委员协调各类帮扶资金1.66亿元,带动2.6万贫困群众脱贫。2018年全省、全州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启动以来,截至今年6月,全州政协有主席(副主席)137人挂帮158个乡镇,挂帮率100%,协调(投入)帮扶资金7.74亿元,带动54608户贫困户脱贫;有360个委员企业挂帮477个村,结对率89%,协调(投入)帮扶资金5.17亿元,带动5338户贫困户脱贫;有2495名政协委员结对帮扶11798户贫困户,结对率83%,协调(投入)帮扶资金2.86亿元,带动11798户贫困户脱贫,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活动开展过程中,全体政协委员,尤其是委员中的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脱贫攻坚工作捐资出力。州政协委员蔡英采取“公司+银行+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与镇远县舞阳镇、都坪镇、大地乡等贫困户签订蔬菜种植合同,2017年带动户均增收4500元。州政协委员唐立波捐赠103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各县(市)政协积极响应州政协号召,倾情尽力,务实作为,形成了真帮实扶的持久动力,融协商、监督、合作于一体,构建了“领导带头示范、委员广泛参与、机关全员覆盖”的帮扶格局。州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分别开展主题帮扶活动,全州政协委员及政协参加单位,都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充分展现政协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