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81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16

“三张笑脸”背后的故事

 

——沿河县政协帮扶淇滩镇见闻

 

□本报记者 顾 怡 王 吟

 

  从沿河县城出发,往南沿乌江行驶10公里左右,就到了淇滩镇。早前,这里是乌江码头集镇,也是革命老区。“淇水兮泱泱,云山兮苍苍”,在镇上一处兴儒庙的碑序中,如是描述淇滩的风貌。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99岁生日这天,记者来到沿河县政协的挂牌帮扶点淇滩镇,采撷到当地群众的“三张笑脸”,讲述了三段政协的扶贫故事。

 

亲切的笑脸——“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在淇滩镇竹园村,今年68岁的肖文强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头发已经花白,精瘦的他气质中仍然透着干练,在待人接物中隐隐地显出他曾经当过村支书的经历。从记者踏入他家那清爽的小院起,他的脸上就一直挂着亲切的笑容。

  “今天是党的生日,也是您的政治生日,我们来看望您,也想了解一下您现在的生活情况。”

  “欢迎欢迎!党一直惦记着我们这些乡村里的普通农民,也是党带着我们脱了贫,过上了什么都不愁的好日子。”

  肖文强说,前几年因为老伴得了慢性病,一直辗转于各家医院检查、住院、治疗,把家里多年的积蓄基本用光了。这两年老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再加上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的关心和帮助下,一年下来两个人的总体收入大概就有近3万元,“现在的日子可以说是一点忧虑都没有了。”

  县政协经济委原主任田世强作为肖文强的包保干部,除了帮助肖文强制定脱贫计划外,还向他宣传党的各种政策,带着老两口到医院办理慢性病卡,以便于两位老人能够充分享受到国家的医保政策,达到看病吃药少花钱的目的。

  肖文强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4亩多地,一年轮种下来,能出900斤油菜籽、300斤黄豆、1950斤红薯、1000斤水稻。油菜籽1斤3元,可收入2700元;黄豆1斤3元,可收入900元;1950斤红薯,可得600斤芡粉,按1斤5元的市场价,可收入3000元;水稻按1斤1.3元算,可收入1300元。养的2头牛,按5个月出栏来算,可得收益1万元。另外,两个人的养老金一年2232元,村干离任补助2000元、公益性岗位每月800元。

  针对这份账单中的公益性岗位问题,负责竹园村督战工作的铜仁市政协常务副秘书长万显和告诉记者,公益性岗位的安排,本着尽量向贫困户倾斜的原则,确保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遇到了这么好的时代,只要自己勤快点,就不愁过不上好生活。”肖文强说,作为一名最基层、最普通的党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坚强的笑脸——帮扶的领导让我有了希望”

  家住淇滩镇沙子坡村的蔡晓慧,今年26岁,由于家庭和身体的原因,与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两个姐姐和比自己小一岁的妹妹相依为命。

  16岁时,初中毕业后的蔡晓慧就跟着同村的大人们去深圳打工, 20岁时被查出患上了慢性肾衰竭,结束了刚刚开始自力更生的日子。近6年来,蔡晓慧从最开始的一月透析一次到现在每星期必须透析三次。蔡晓慧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减轻姐妹们的负担,但长期的透析治疗给她的身体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让她苦不堪言。

  “如果没有刘主席的关心和帮助,也许就连这样的日子都不知道能维持多久。”交谈中,蔡晓慧用带有感激的话语笑着说。

  蔡晓慧口中的“刘主席”,便是沿河县政协主席刘明军。

  2016年,刘明军负责帮扶蔡晓慧,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后,刘明军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帮助蔡晓慧解决具体困难。兼任省级挂牌督战淇滩镇联络员的刘明军认为,督战的关键就是要聚焦未出列村和剩余贫困人口这个重点对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个靶心,一项一项对账销号,“我们要既‘督’又‘战’,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帮助解决问题。”

  除了在生活中给予资助以外,刘明军还协调中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经理张雄忠捐助10万元,用于补贴蔡晓慧的治疗费和医药费。

  刘明军说,蔡晓慧是个坚强又朴实的孩子,我们协调的这笔捐赠款,4年来,这孩子只用了不到3万元,一分钱都不会乱用,其余的钱仍然交由县政协办公室帮她代管存着。“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尽快帮助她寻找肾源和手术费用,让她能够早日过上正常的生活。”

 

幸福的笑脸——“放眼村里,都是‘万元户’”

  在淇滩镇竹园村,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里实际上都有一笔细账。

  在低保贫困户肖明耻家,他将自己的那本“账”晒给了记者:土地航拍测量下来有12.47亩,除了退耕还林外,大概有8亩多的田地。一年出水稻30多背,一背130斤,共4000斤,收入5200元;出包谷20多背,共1800斤,收入2400元;在村合作社务工3月和4月收入4000元;退耕还林的土地流转收入630元;养老金收入1116元;帮村民杀猪工钱收入1000元;老伴的残疾护理费570元;低保4000元;种粮补贴428元;生态补贴81元,一年共收入19425元。

  “过去我们是用筷子沾油,让‘生活’有一点油水,现在我们都用汤瓢舀油,‘生活’滋润得很。”肖明耻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肖明耻家在村子较偏的山坡上,坡地上种着水稻、辣椒、红薯、黄豆、花生,一条不宽的水泥路,紧挨他家蜿蜒而过,这条400多米长的连户硬化路,是县政协脱贫攻坚工作队为了让每一名山区农户都能享受到国家普惠政策而修的。

  “这条路修好后,方便了村民到周边乡镇赶场。”肖明耻说,“好多人都说,这像是我家的专用马路。其实,不光是这个,前两年县政协的帮扶干部还帮我家修了因雨水冲坏的屋墙。”

  “你看灶台、桌子和粉刷一新的墙,都是包保干部李永进帮我弄的哩。”肖明耻指着家里的厨房说,他还专门去县城里请了老师帮忙把堂屋的“香火”重新书写好。

  李永进是沿河县政协副秘书长,也是肖明耻家的包保干部。自从负责“帮保”肖明耻家后,李永进基本上每天都要来他家看看。

  “家里的大物小事他都很上心,进门就干活,就像是一家人一样。”肖明耻说,为了我们这些贫困户能够早日脱贫,县政协的这些驻村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从内心里感谢这些帮扶干部!

 

4168-1-1.jpg 

肖文强               蔡晓慧            肖明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