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动”起来 履职“活”起来
——印江县政协工作扫描
□李 玥 本报记者 顾 怡
2019年,翻开印江县政协履职记录,一个个亮点、一条条举措,无不印证着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着眼重大民生、服务发展全局、增强履职实效,全力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决胜同步小康作出的积极贡献。
有效协商议政
多层协商关注全局。县政协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有序推进协商议政。坚持县政协主席列席县委常委会,主席会议成员参加县政府城规委会等专题会,参与讨论协商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和民生事业。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围绕“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等认真协商讨论,重点就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培育、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与县委、县政府领导面对面交流,提出建议意见213条。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茶产业发展、梵净山周边行政区划调整、城郊旅游景点建设等进行专题协商,开展了“公检法司”四长与委员座谈会,专题就扫黑除恶工作进行专题协商;专委会、界别活动小组就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与管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作、提案办理、《印江自治县城镇管理条例》修订等开展了对口协商。形成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巩固调研报告》《关于梵净山行政区划调整的意见及建议》《关于全县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等协商报告15篇,提请县委、县政府交相关部门办理落实。
调研视察紧扣重点。一年来,县政协以政协系统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为抓手,紧扣“三大攻坚战”,就民营经济、重大项目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开展了协商讨论。组织委员对茶产业发展、城郊旅游、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学生营养餐配送企业等进行了视察,就殡葬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开展了专委会视察,就农业保险工作、金融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医共体改革、乡村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突出问题导向,提出了建议意见。提交了《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营养餐调研报告》《全县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合理完善医共体改革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21篇,为县委、县政府谋篇布局、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提案办理改善民生。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提交提案84件,已经全部审查立案,由23个部门牵头办理,37个部门参与办理。遴选出10件重点提案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和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督办,促进了提案的办理落实,为县委、县政府分析研判形势、落实民生事项提供了重要参考。
积极建言献策
群策群力,助推脱贫攻坚。县政协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听民声、察民情,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促进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政协人脉丰富的优势,广泛动员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县政协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认真落实指挥长责任和结对帮扶责任,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凝聚各方面力量,为脱贫攻坚“整县摘帽”顺利通过省检和国检作出了政协贡献。县政协机关党支部被县委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18位驻村或帮扶的委员分别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尽心尽力,参与中心工作。积极承担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不分一线二线,不论份内份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一线中参政议政、在具体工作中出谋划策。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在县城棚户区改造、万润温泉小镇项目建设、印思城际快速干道建设、清渡河水库建设等工作中担任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在茶产业、精品果蔬产业、中药材产业、农产品产销、债务风险防控等专班中担任“班长”“副班长”。特别是在推动县城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岩底片区棚改项目25天内安全拆除10万余平方米,刷新了“印江速度”,探索了印江征拆工作新模式。许多政协委员在工作一线,以奋斗者的姿态和忠诚履职的态度,履行职责,参与发展。
同心协力,广泛民主监督。一年来,委员们围绕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政执法、民生事业等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坚持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专委会和委员积极参与脱贫验收测评、政风行风评议、机关效能督查、医疗督导、价格听证、棚改安置房分配、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满意度测评等活动,为相关部门依法办案、改进工作建言献策。组织委员参与公开庭审现场旁听、涉法信访案息诉罢访听证、不起诉申诉案公开审查等司法活动。同时,积极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提出的213条意见建议,通过“委员信息直通车”呈给县委、县政府,为县委、县政府解决群众诉求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全年编发《社情民意信息专报》23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1条。一年来先后有117名委员参与视察调研或者其他活动,委员参与面达到72%,实现了信息有平台、监督有力度、反映群众诉求有渠道。
坚持队伍建设
委员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开展“委员履职提升年”活动,倡导每位委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等活动,提出一件有较高质量的提案,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为扶贫济困做一件实事。把委员履职能力提升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加强了委员学习培训,先后选派委员到全国政协、省政协、浙江大学等地培训学习,举办第一期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完成委员专题培训85人次。制定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强化“委员作业”。完善委员联络制度,制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明确委员建立履职档案、常委提交履职报告,真正让政协委员“动”起来、政协工作“活”起来。
专委会基础作用更加明显。各专委会切实履行职责,创新专委会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整合专委会工作力量,积极选准课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组织履职活动,积极为委员知情出力、履行职责创造条件,较好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一年来,由各专委会负责组织开展各类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20余次,委员参与面不断扩大,专委会活动更加丰富、更加经常,基础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新建了朗溪镇河西村500亩四季果园智力支边联系点。邀请“全国百位德育专家”和省教育名家到印江中学、印江一中开展德育教育培训和高考复习备考培训。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工作一线,突出重点视察调研,主动开展民生监督,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社情民意,联络组制度化建设有了新的成效。
团结联谊作用更加有效。紧跟上级政协风向标。定期向省、市政协汇报工作,积极完成省、市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省、市政协来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百村调查、体育设施建设、职工先诊疗后付费等调研视察活动的服务工作。拓展团结联谊朋友圈。年内先后做好了河南、重庆、江西、湖北等省内外23个市县政协来印考察的服务工作。组织部分委员到山东、湖南、浙江等地考察书法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积极参加“湘鄂黔渝”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会、“黔川渝”毗邻文化旅游金三角联动协作会,继续加强与贵阳市云岩、苏州市吴江等区县政协友好合作。通过联络联谊,增进了共识,开阔了视野,推进了工作。画大参加单位同心圆。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增强合作共事能力,为工商联组织、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支持团县委的春晖行动、中国扶贫基金会有新成绩,创新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志愿服务;支持县工商联“千企帮千村”帮扶项目,促成300余万元资金投入各项工程,解决了622 位贫困群众就业,携手民营医院到村开展义诊活动21次;支持县妇联实施的“国奶扶贫工程”项目,让近200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吃上了物美价廉的放心牛奶;支持县科协开展的科普培训,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参加政协重要会议、调研视察活动,听取他们对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成功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各界人士座谈会。
外宣助推作用更加有为。开展印江特色饮食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了《长寿印江·美食》编撰,完成了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文史资料的征集上报。委员履职和政协活动的宣传报道成效显著,2019年共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报道109篇,《贵州印江公检法司四长与县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印江政协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等新闻报道被人民网、《人民政协报》《贵州日报》等重要媒体刊发。同时,在《人民政协报》成功开通印江政协号,在印江电视台、微印江开设《县政协委员风采》专栏,全方位展示委员先进事迹、履职风采,宣传了印江、宣传了政协,树立了印江政协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