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7期 本期2732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4-22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

 

——黔南州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全力推进

 

□本报记者 曾 丹 王 吟

 

  “这辈子从来没想过可以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州政协的同志带着我到处争取房子。”贵定县云雾镇塘满村贫困户梁成国在拿到新房钥匙的一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了帮助梁成国一家早日搬迁新房,黔南州政协驻村干部邓春来经过多次沟通、协调、争取,终于让老人一家住上了100个平方的搬迁新房。

  自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召开以来,黔南州政协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组织引导全州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排定时限 强化推进责任

  州政协通过主席会、党组会、常委会、专题会等形式,对“百千万行动”进行再谋划、再安排、再落实,制定印发了《黔南州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方案》,根据全州12个县市脱贫出列年度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强化推进措施,排出帮扶脱贫时间。全州12个县(市)政协及时跟进,分别制定了推进方案,成立了相应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州县两级政协主席、副主席加大挂帮贫困乡镇扶贫力度,委员企业加大挂帮村扶贫力度,政协委员加大结对贫困户帮扶力度,全力冲刺,形成了全州政协上下齐动,强力推进“百千万行动”的良好局面。

  州政协以“百千万行动”为抓手,上下联动,在资金帮扶、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等方面精准发力。目前,全州104名州、县(市)政协主席、副主席挂帮乡镇81个,协调引进资金4.83亿元投入扶贫;全州308家政协委员所在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283个,提供就业岗位5200余个,投入资金1.12亿元帮助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全州1558名州县(市)政协委员结对帮扶贫困家庭6425户,开展教育、卫生、适用技术等各类培训万余人次,联系协调资金近8000万元投入扶贫。

 

因长施策 注重精准发力

  州政协通过召开“务虚会”“神仙会”等方式,集思广益,共商“百千万行动”推进之策,明确全员全力推进是底线、精准发力推进是重点的思路,要求“百”“千”“万”三个方阵发挥各自优势、施展各自特长,确保扶贫脱贫取得实效。

  全州政协主席方阵侧重发挥“领导”优势。在推进“百千万行动”中,率领班子成员披挂上阵,最大限度调动各种资源投入扶贫。一年来,州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出面,争取协调资金近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所包保、联系的乡、镇、村的基础条件;帮助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协调争取、落地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0多个,确保了250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调研指导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余个,促成“村社合一”50多个,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州政协一名副主席在所联系的平塘县卡蒲乡新关村,指导帮助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1200多亩,亩均增收2200元以上。

  委员企业方阵侧重发挥“实力”优势。委员企业在资金投入、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在推进“百千万行动”中,在解决大笔资金投入、解决就业稳定增收上出力。全州300余家委员企业投入扶贫资金1亿多元,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多个,涉农委员企业还采取“企业+基地”“企业+农户”等方式,实现企业技术、市场优势与所帮扶村寨资源、人力优势互补,通过解决就业、订单收购、就近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政协委员方阵侧重发挥技能优势。政协委员都是界别中的精英、单位中的骨干、业务上的能手,大都具备一技之长。在推进“百千万行动”中,除通过协调争取、个人出资解决小额资金急难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行业优势“授之以渔”,帮助贫困户理思路、想办法、出点子,开展种植、养殖等适用技术及家政、维修、烹饪知识的培训,全州各级政协委员自开展“百千万行动”以来,直接或间接参与组织开展的各类培训180多次,培训人次1万以上。

 

点面结合 攻坚献策并举

  “调研深入,报告很好。指出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州政协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调研报告中作出批示。州政协在“百千万行动”中,注重资政建言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运用协商例会、委员提案、视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建言献计,聚力助力脱贫攻坚战。

  州政协高度重视扶贫联系点上的帮扶工作,出钱、出物、出力、出智并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就业务工并抓,确保成果、经验并出。州政协联系帮扶的贵定县谷丰、摆城两个村,成为该县扶贫工作的样板,吸引了州内外多个县市组队前往学习观摩,摆城村在今年的贵定县出列评估验收中,顺利通过验收。龙里县政协联系帮扶的冠山办事处西联村,多次成为全国、全省、全州扶贫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的现场观摩点。

  云雾缭绕的瓮安县鑫产园茶业基地随着山势连绵起伏,茶叶的芳香沁人心脾,忙碌的茶农穿梭其中。“上山干活,每天至少能得到8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还能在家照顾小孩,照顾老人。”瓮安县建中镇翁超村村民朱颜瑞说,2015年之前她和丈夫在浙江务工,每个月的工资为2600元。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收入还会多一些,就没有必要再出远门了。

  自“百千万行动”启动以来,州政协组织开展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乡村旅游助推脱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工业园区助推脱贫等多项专题调研,提出的近30条对策建议得到州委、州政府重视和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