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决胜脱贫攻坚的“政协答卷”
——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综述
□熊 艳 谢 婷 本报记者 潘 建
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自2018年7月实施以来,用担当作为唱响了全省政协聚焦脱贫攻坚的主旋律,用实际行动发出了全省政协聚力脱贫攻坚的最强音。一年多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委员企业和政协委员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凝心聚力、鼓足干劲,晒出了一张张抢眼的“成绩单”;
亮点纷呈、硕果累累,书写了一份份精彩的“政协答卷”。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1日,全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共有716名主席、副主席挂帮678个贫困乡镇,投入(协调)帮扶资金427534.29万元,帮助262489户贫困户脱贫退出;2254家委员企业帮扶2978个贫困村,投入(协调)帮扶资金218424.39万元,帮助1514个贫困村出列,91436户贫困户脱贫退出;14095名政协委员结对帮扶52342户贫困户,投入(协调)帮扶资金237371.09万元,帮助32467户贫困户脱贫退出。
一年多来,放眼全国,“百千万行动”取得了“独创性”佳绩;审视当下,“百千万行动”收到了“百千万”硕果;对比过往,“百千万行动”凝聚了政协“军团”的力量,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立足久久为功 持续发力塑造品牌
在“百千万行动”中,全省政协系统坚决贯彻2018年7月3日省政协召开的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要求:“把‘百千万行动’打造成为贵州省政协聚焦脱贫攻坚的响亮品牌和有力抓手,组织、引导、带动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干部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推进,充分整合了全省政协系统助力脱贫攻坚的各种资源,广泛凝聚了全省政协系统参与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切实塑造了全省政协系统投身脱贫攻坚的响亮品牌,已经成为政协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有效载体,成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有益探索。
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等多位省领导也对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给予了批示肯定。在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省长与省政协委员座谈会上,谌贻琴要求:“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希望全省政协系统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积极投身农村产业革命,为全省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巩固“百千万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百千万行动”纵深发展。2019年9月18日,省政协再次召开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在会上强调:“各级政协组织、委员企业和政协委员要按照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努力把‘百千万行动’做深做实、做成品牌。要更加注重精准发力,聚焦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焦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精准帮扶。要更加注重以上率下,各级政协班子成员要把帮扶责任压紧压实,树立榜样和示范。要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发挥好历届政协委员作用,加强与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慈善总会的联系,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凝聚各界人士力量。要更加注重营造浓厚的攻坚氛围,展现新时代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风采。”
省政协再次召开的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既是一次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再学习再对标的会议,又是一次对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再认识再深化的会议,还是一次对纵深推进“百千万行动”努力打造全省政协系统聚焦脱贫攻坚响亮品牌的再动员再推进的会议。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决胜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但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是要提起精气神,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将习近平扶贫思想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以落实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为契机,为脱贫攻坚全胜交上一份更为完美的“政协答卷”。
坚持高位推动 政协主席率先垂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协班子成员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入帮扶联系点指导推动脱贫攻坚,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在“百千万行动”中,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带头示范,为委员企业和政协委员树榜样、立标杆。刘晓凯亲临一线部署指挥,督查推动“百千万行动”。省政协副主席蒙启良、左定超、李汉宇、罗宁、陈坚、任湘生、孙诚谊、张光奇多次深入各自扶贫联系点开展扶贫工作,制定扶贫工作方案和规划,帮助贫困乡镇大力发展脱贫产业,解决当地群众脱贫问题。
地处月亮山腹地的榕江县定威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之一,刘晓凯担任极贫乡榕江县定威水族乡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多次深入基层把脉问诊,指导该乡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三养”(养林下鸡、养生态猪、养稻田鱼)产业发展布局,确保贫困户既能在短期内增收脱贫,又能长期稳步增收。2019年,共协调到位资金1073.67万元,向全乡发放土鸡鸡苗25540多羽、饲料33.92吨、猪苗1048头、鱼苗19948斤,实现定威乡贫困户户均收入20000元,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18.48%下降到2.77%。此外,还在定威乡周边的八开、兴华、水尾、计划4个乡镇,发放鸡苗83010只、饲料110.68吨,覆盖贫困户2676户;发放猪苗1000头,覆盖贫困户1000户;发放鱼苗6.682万斤,覆盖贫困户1816户。发动定威、八开、兴华、水尾、计划5个乡镇群众种植蜂糖李45.65万株、杨梅10万株,四月李4.5万株,预计2020年2月下旬全部种植完毕,4至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届时蜂糖李及杨梅将成为榕江县南部片区贫困群众长期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撑。
自“百千万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政协积极贯彻落实有关要求,统一思想,安排部署,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百千万行动”中——
贵阳市政协围绕“菜篮子”带动贫困乡村“钱袋子”,推动设立30亿元“菜篮子”基金,建成北部农产品电商物流园、154家惠民生鲜超市和清镇、长顺等一批蔬菜保供基地,既丰富市民餐桌,又鼓了农民荷包,加强对外贸易联系,推动“黔货出山”。
铜仁市政协持续开展“三抓三包三联”活动(抓协商、抓监督、抓调研,市级领导包乡、县级领导包村、其他干部包户,联线连心室、联系贫困户、联动办实事)助推脱贫攻坚。
黔南州县两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争取协调资金近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用于改善所包保、联系的乡、镇、村的基础条件。
余庆县政协协调扶贫项目26个,协调扶贫项目资金510万元,协调落实养殖场21个,帮助乡镇建生态辣椒示范基地1200亩、蔬菜大棚2个、白茶基地500亩、苦丁茶提质改造基地500亩、稻田鱼养殖600亩,引进客商建600头牛养殖基地2个,打造乡村旅游客栈10余家。
长顺县政协积极推进“百千万行动”大数据公益平台试点工作,联系10家县企入驻平台,推动13类农特产品上线,带动贫困户增收,协调争取到贵阳市对口帮扶资金624.5万元发展农旅项目、支持危房改造等。
……
东君未试雷霆手,洒雪开春春锁透。在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中,全省各级政协领导按照准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行职能职责,积极争取党委的支持,把各类资源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焦,精准解决问题、精准补齐短板,合力脱贫攻坚,展现政协作为、彰显政协力量。
注重产业带动 委员企业精准施策
在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中,按照省委对照“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要求,委员企业因企制宜、因村制宜,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企业状况、专业技能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重点帮助贫困村发展短平快产业,加强与村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组织贫困户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村农产品开拓市场,改善贫困村教育、住房、饮水等保障条件,以“企业+”的利益联结模式主动帮扶贫困村,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互利共赢,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就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带动众多贫困村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遵义市政协委员企业贵州凯信达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入资金3000万元实施“金鼎山镇后庄村原生食用菌培育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带动90户贫困户315人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增收致富。
黔东南州政协委员企业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向雷山县西江镇长乌村合作社注入资金,投入130万元帮助新建“菜篮子”工程10亩,并引导60户贫困户加入。
黔西南州政协委员企业晴隆县润丰农业公司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将生产点建在易地扶贫搬迁点旁,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采取用群众特惠贷入股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443户增收,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镇宁县政协委员企业贵州银城趣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新城靓丽街道 “银城趣事”,为这个异地扶贫安置点完善了后续保障,让民族手工技艺有了集中展示之所,让异地搬迁群众有了学习和就业、还能经营的场所。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贵州两千多个委员企业倾力帮扶,在推进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同步小康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化利益联动 政协委员真情帮扶
参与脱贫攻坚的政协委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真情帮扶、倾囊相助,通过捐资助困、产业扶持、智志双扶等多种方式结对帮扶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他们进村入户摸家底、“一户一策”理思路、发挥优势促发展、竭尽所能解难题,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坚持把精准扶贫的工作往细处做、往实处抓。
省政协委员王保生积极助力榕江县定威乡脱贫攻坚,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贫困户养殖的生猪,实现消费扶贫。
省政协委员李德祥利用自身优势,着力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已累计收购销售贫困地区生鲜蔬菜和农产品15亿元,同时还吸纳贫困群众到超市就业。
省政协委员罗坤累计捐款600余万元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推进产业革命、改善基础设施,还结对帮扶了德江县4户贫困户,动员他们养殖生猪,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
省政协委员何晓玲在清镇、息烽、松桃等地深度贫困乡镇和贫困村集中连片种植中药材,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增收。
黔东南州政协委员沈承礼结对帮扶西江镇长乌村,投入资金231万元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投入230万元发展食用菌、养猪、养牛、农家乐旅游等产业,吸纳5户贫困户到公司就业、每户年均收入4万元。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各级政协委员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行职能职责,把各自资源优势注入到贫困乡镇、贫困村,帮助贫困群众精准解决问题、精准补齐短板,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形成了各界资源聚焦脱贫攻坚、社会力量关注脱贫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加强宣传发动 挖掘总结先进典型
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政协报等央媒和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对“百千万行动”作了大量报道。
2018年10月和2019年7月,中央和省内主流媒体成立新闻采访团和采访组,分赴各市州县进行采访报道,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贵州政协报专门开辟“扎实推进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展现新作为 作出新贡献” “脱贫攻坚一线的政协人”“图说百千万”等栏目,报道“百千万行动”中的经验和做法及先进典型,讲好贵州政协精准扶贫故事,生动展示贵州政协形象。
全省各级政协注重发现、挖掘、总结“百千万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推广有效、管用、可复制的模式和做法,广泛宣传优秀政协干部、优秀委员企业、优秀政协委员的扶贫事迹。通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催生“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积极发挥政协优势,广泛动员更多力量参加“百千万行动”,投身脱贫攻坚洪流。
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2020年全面小康,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倒计时阶段,省委、省政府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责任担当,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率领全省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政协系统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继续利用好“百千万行动”平台,充分发挥“百”的引领作用,切实发挥“千”的带动作用,全面发挥“万”的辐射作用,在书写脱贫攻坚壮丽华章中勇立时代潮头,为决胜脱贫攻坚亮出一张张更为耀眼的“成绩单”,交上一份份更为完美的“政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