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7708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19

省政协宗教界少数民族界委员分别开展界别活动

班程农参加

  本报讯 (郎云国) 5月13日,省政协宗教界、少数民族界委员分别开展界别活动,分别对息烽天龙道观、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葡萄产业进行视察。省政协副主席班程农参加活动。

  天龙道观,位于息烽县永靖镇猫洞村,是省内规模较大的道教活动场所,目前还在施工建设中。委员们实地查看了道观建设工程情况,详细了解了资金渠道、宗教政策落实等情况。座谈会上,息烽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及县民宗局等相关负责人作了情况汇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代表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委员们先后到葡萄种植示范园区、阳菲酒庄实地考察,并深入酒庄车间,查看生产、经营、研发等状况,并与酒庄负责人交谈,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情况。委员们就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班程农指出,一要正确认识宗教文化。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包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要积极弘扬宗教文化正能量。宗教派别不同,但追求相同,那就是真善美。宗教文化释放的是和平、博爱的正能量,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宗教各派别应彼此尊重、和谐共处,担当起服务社会、利益民众的神圣职责。三要正确引导信教群众。宗教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分不开的,爱教必须先爱国,爱国必须先守法。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宗教才会好。四要抓好息烽道教场所开发建设。要结合旅游发展进行打造,做好规划设计,多方筹集资金,拓宽发展思路,设计建设好道场入口道路,并利用现有河流资源,争取水利、农业、旅游等部门支持,综合打造特色旅游业,宣传好、利用好、发展好息烽这块宝地。

  班程农强调,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一要做好农业产业化大文章。打造农业产业,要做好目标定位和产业规划。应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打造之路。要巩固产业基础,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改造工艺、生产流程,建立企业标准,打造特色品牌。二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既注重引导一般农户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又注重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三要以大手笔打造息烽葡萄文化。依托红岩村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将农业、产业、生态、旅游等融为一体,形成种葡萄、卖葡萄、酿葡萄酒、乡村旅游等多业并举,将红岩葡萄打造为息烽葡萄文化,使阳菲品牌葡萄酒走出贵州、打响全国、走向世界。

  省政协民宗委主任龙德方、专职副主任于俊生、副主任刘晖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