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4228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8-02


科学发展必须走好群众路线

□韦毓璋

  “贵州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各方面条件相对艰苦,每干成一件事情都要付出数倍的辛劳,这对贵州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工作方法、党性作风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据《贵州日报》)6月4日,省委副书记李军在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上的讲话,开明宗义指出了走好群众路线的意义所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广大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中,“四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据《新华网》《江苏如皋城镇化之痛:强拆小企业让路大企业》的报道,6月3日延安市发生城管暴力执法,双脚暴踩商户脑袋事件的报道,就是典型的例子,暴露出我们的群众工作方法存在不少问题。
  为加快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步伐,省委、省政府提出“5个100工程”作为战略平台和重要抓手。面对贵州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我们有太多的困难要克服,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有太多的思绪要梳理。例如,针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征迁工作越来越难,代价也越来越高的问题,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强调,“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在此基础上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和谐征迁。要让被征迁者将来能够分享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成果,不能因为控制成本侵占老百姓的合法利益,绝不能因为城市综合体建设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些要求能否做得到,取决于我们走群众路线的态度,争取群众支持的智慧和能力。
  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发展实际,解决好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工作方法、党性作风问题。如何把省委书记赵克志“抓出特色、抓出影响”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做到“规定动作”执行到位,“自选动作”亮点突出,需要我们在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既要信心百倍,又要保持头脑清醒和冷静。坚持围绕“群众路线”这条主线,放下架子,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用仰视的眼光接受教育,转变作风。无论是运用“讲、访、帮、促”的方法,还是开展“解难题、清积案、顺心气”的工作,都要做到“细致、精致、极致”,以广大的人民群众评价、以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为标准,使实践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推动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