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 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民革省委2012年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亮点采撷
□陈恒礼
2012年是民革省委的换届之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更加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以参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民革党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扎实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中呈现许多新亮点。
调研报告量多质高
民革省委重点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年完成《关于打造中国(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促进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打造贵州百亿年产值大理石产业集群的建议》、《关于构建贵阳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我省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及建议》、《加强国有企业重大项目投资管理减少法律风险的思考》等8个调研报告,其中《加强国有企业重大项目投资管理减少法律风险的思考》被省委统战部采纳并报中共贵州省委决策研究。
提案建议切中实际
民革省委《关于将万山特区汞矿旧址作为“世界文化(工业文明)遗产”申请的建议》被省政协列为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后,民革省委加强跟踪,深入调研,通过与中共铜仁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倾力助推万山汞矿旧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2012年8月16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已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将我省文化产业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目和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关于重建“国民革命军第102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建为永久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引起了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拟规划在贵阳市区青云路和神奇路交叉口处修建记叙碑;《关于有效防止“地沟油”流向餐桌的建议》得到了省质监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开展了全省“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建成和使用了“12365”投诉举报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该提案通过人民网、新华通讯社、贵州电视台公共频道、贵州日报金黔在线等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社情民意深中肯綮
民革省委全年分别向民革中央、省政协、中共省委统战部报送社情民意35条。其中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共采用12条。《关于食品安全与酒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被中央统战部《零讯》内刊采用后,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的重要批示,对于稳定国内因“塑化剂”风波而产生震荡的国内白酒产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再加一把劲 筑城更靓丽——对贵阳市城市管理的几点建议》得到了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的批示,贵阳市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及时与信息提供者进行沟通,认真听取整改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整脏治乱工作,对促进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服务实干效显
民革省委在进一步巩固参与毕节、安顺、黔西南三个“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工作区域范围,加强对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分布地区的帮扶工作。一是东中部民革组织联动帮扶纳雍工作机制得到巩固。2012年8月,促成东部十省市民革组织赴黔专题召开“帮扶纳雍县工作研讨会暨第二次联席会议”,为进一步帮扶纳雍县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参与武陵山区的对口帮扶工作初见成效。出台了《民革贵州省委对口帮扶铜仁市碧区加快发展的意见》,2012年帮助碧江区协调落实项目6个,配套资金240万元。三是“民·安合作协议”得到进一步落实。作为“民·安合作协议”项目之一的关岭县——“中国体育休闲黄果树汽车露营基地”项目正式奠基,得到了周铁农、何歪洁等民革中央领导的关心并亲临现场指导。四是民革党员参与社会服务的热忱得到进一步调动。2012年11月,在贵阳成立了民革贵州省委企业家联谊会,为民革省委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如省直大专支部民革党员企业家谢明浩向龙里县草原乡大谷小学、贵定县定东乡小学共捐资13万元改善校园环境,民革党员企业家陈永亮捐资13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和留守儿童解决入学难等问题。通过努力,全年引进大项目4个,达成投资意向35.3亿元,协调帮扶资金和物资483.6万元,培训各类人员2415人次,支助贫困学生1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