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早 出手快 不松劲
——贵定县政协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纪实
□本报记者 韦毓璋
“国发2号文件的强势给力,政协工作也获得了强大支点,增添了新的动力。”火红的盛夏,面对记者的采访,贵定县政协主席方昌国充满着自信。
近几年来,按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贵定县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雄厚的优势,既为党政出谋划策,又投身经济建设实践。他们牵头抓茶产业发展,使云雾贡茶种植面积从2万多亩发展到11万多亩,投产面积已达5.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600多吨,总产值2亿多元,茶农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5000元。“贵定云雾贡茶”获得了“中国名茶”评选金奖、“贵州十大名茶”、“贵州五大名茶”等殊荣,经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贵定云雾贡茶”的品牌价值为3亿元。云雾镇被省农委、省旅游局授予“贵州最美茶乡”称号,贵定县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称号。县政协为此被评为全省政协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表彰。
面对新的支点,方昌国主席富有激情地说,正当贵州后发赶超、提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一系列支持贵州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将对贵定县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定要举全体政协委员之力,在推进后发赶超、实现跨越的进程中,不断地研究新问题,追求新作为,做出新亮点,开创新局面。
乘着国发2号文件的强劲东风,迎着金灿灿的发展机遇,县政协主席会议提出“打造贵定云雾贡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这个新课题,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邀请县内相关部门和行业召开学习会,领会国发2号文件精神实质,针对贡茶产业发展现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呼声;二是组织省、州政协驻地委员和县政协委员,带着新的课题,深入茶乡、茶企、茶场、茶农中间进行视察、调研;三是赴省城贵阳召开研讨会、恳谈会,征求到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60多条;四是发挥县基层政协工作研究会的作用,组织会员进行专题研讨,共收到研讨文章57篇。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打造贵定云雾贡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建议案》,提出了“贡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等12条意见和建议。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决定将一年一度的“春茶开采祭祖仪式”提升为“贡茶文化旅游节”,同意有关部门启动“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对此,主持县委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县长莫春开为此感慨地说:“实践证明,贵定县的后发赶超,实现跨越,离不开政协的参与,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更需要政协献计出力。”
为了促进县政协的建议落到实处,确保“贡茶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莫春开率领发改、财政、农工、水利、旅游等20多个县直部门负责人到云雾镇,现场与县政协主席会议进行政务协商,并多次现场办公,整合部门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对云雾镇周边民居、河道环境、茶山道路、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实施整治,共整合资金600多万元,打造了一道亮丽的茶乡风景线。
今年4月19日,“2012·中国苗岭贡茶之乡·首届贵定云雾贡茶文化旅游节”在云雾镇隆重开幕。短短的三天时间,通过游苗岭云雾茶山、赏民族歌舞祭祖、观云雾田园风光、品贵定云雾贡茶、看民间斗牛大赛、吃云雾特色美食等项目活动,吸引四方八面的游客5万多人次。其中莅临指导的省、州领导200多人,参展企业有80多家,现场销售茶叶1万多斤,销售额500多万元,引进“贵州桥盛万亩观光有机茶园”等4个农业招商项目,签约资金8600万元,带动旅游观光、特色小吃等消费收入3850万元。“贡茶文化旅游节”获得的成果,成为该县历届茶事活动节之最。
接着5月下旬,“贵州省茶叶协会年会”、“贵州省手工制茶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手工制茶技能大赛”三大茶事活动又选址贵定并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省旅游局专家评审组赴贵定进行实地考察,随着县政协《关于打造贵定云雾贡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建议案》应运而生的《贵定云雾贡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规划》,也进入了评审阶段。
由于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行动早、出手快、不松劲,县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果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