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政协:
“九个聚焦”书写履职新答卷
□本报通讯员 杨尽乾
2024年,榕江县政协紧紧围绕“九个聚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榕江实践倾智助力,书写了一份亮眼的履职答卷。
聚焦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强化理论武装。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开展集中学习37次、上党课和专题辅导16次、委员读书活动4次,累计宣讲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州、县会议精神12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1.8万余人,将党员干部和委员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2024年10月16日,县政协受邀在全国政协第192期地方政协委员(干部)培训班上,就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交流发言。
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协商议政。全力助推榕江工业园区成功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协商会,开展视察考察活动,提出协商建议90余条;《关于榕江县发展物流产业助力“桥头堡”主阵地建设的调研报告》等18篇协商意见和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在2024年省两会期间,县政协主要领导接受了由省政协办公厅主办,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政协报联合推出的省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面对面》专题采访。
聚焦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民主监督。深入基层调研、督导120余次,围绕产业发展、粮食安全、学校建设等领域办实事200余件。提交的105件提案全部转办落实,答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在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收集委员意见建议516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余条,解决了一批民生热点问题。此外,支持委员参与县法院、综合执法等部门听证会,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等工作。“聚焦‘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经验,在2024年州法检“两长”与政协委员专题协商座谈会上作交流。
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基层协商“四驾马车”品牌。打造“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山海协商”“四驾马车”基层协商品牌,形成协商建议150余条,解决问题140余个。围绕“村超”保障等热点问题,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围绕木材企业原材料紧缺和供应不足、企业合同执行难等问题,开展“园区协商”。开展“山海协商”考察,考察报告得到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四驾马车”基层协商工作经验获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全省政协系统推广。
聚焦大团结大联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接待省内外政协考察60余次,组织委员外出考察3次。加强与各界人士联络,开展委员走访活动。一名县政协常委获评“贵州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两名委员所在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编辑出版《古州厅志》等书籍,110余条宣传稿件在各级媒体刊发,展现了政协新作为。
聚焦乡村振兴工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县政协主席班子成员履行乡村振兴乡镇指挥长职责,2名副主席和2名委室主任分别联系帮扶村工作,3名机关干部驻村帮扶。172名政协委员投身乡村振兴,全年支持乡村振兴经费40余万元。开展主题党日助农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20余个。
聚焦职能优势发挥,助力“村超”持续出圈。发动县政协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村超”服务工作,1名副主席负责“村超”有关事宜,举办“村超”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县政协常委新建“村超”星级酒店,委员参与编撰出版《村超密码》。接待山西省政协、青海省政协等34家单位到“村超”调研交流,县政协多次在相关媒体和平台推介“村超”。
聚焦助学平台搭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争取上海春华秋实教育基金会、黑龙江蓝天基金会等支持,资助大学生、孤儿等171人,累计捐资助学200余万元。争取省、州智力支边办支持,开展“同课异构”高中学科教学帮扶、高考前心理辅导培训等活动,受益师生5000余人。争取嘉里集团资助500万元新建车民小学综合楼;协调20余家委员企业、爱心人士向榕江三中、车民小学等6所学校赠送办公电脑、图书等物资,价值人民币13万元;支持定威、塔石等乡镇8个村建立教育基金。
聚焦履职能力提升,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召开县政协党建工作会议,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巩固清廉政协建设成果。加强“两支队伍”建设,调入和新进干部4人,提拔(晋升)任用干部3人。制定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开展委员履职能力培训50余人次。落实为基层减负、过“紧日子”要求,统筹精简各类文件、会议、考核等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巩固提升“五星级”党支部建设,创建“议政先锋”机关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