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45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04

一元复始说“元旦”


□钱国宏


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因元旦是一年之首,所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以元旦为题材的诗词,抒情感怀,辞旧迎新,读之趣味盎然。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回家元旦》一诗中写道:“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一年初始,他首先想到的是民生之根本——农业。就在举国欢庆的时候,他却想回到乡村老家,与农人一起下田耕作,从中体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愉悦。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在亲近土地中迎来、送走每一个晨昏,该是何等的舒心、快慰啊!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元日述怀》一诗中写道:“筮仕无仲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负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面对新岁新景,诗人的欣喜油然而生,生动描绘了人们载歌载舞、喜笑颜开地在欢宴中辞旧、在欢庆中迎新的景象。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的赞颂,又表达了诗人对国泰民安能够永续的期待。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中写道:“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诗人不畏老之将至,而犹以豁达的心胸、昂扬的斗志迈进新一年的决心和意志,是一首不多见的“元旦励志诗”。

在古代歌咏元旦的诗词中,最广为人咏诵的当属北宋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寥寥四句,便将元旦之日燃爆竹、饮美酒、贴春联这三种特定的节日习俗尽皆道出,如在眼前。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政治抱负,可谓寓意颇深。

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元旦试笔》诗,勾画出一幅《乐岁图》:“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邻家饮酒,孩子歌唱,春花烂漫,香气袭人;伴着悠扬的笛声,人们一直欢庆到月上中天。诗人将元旦之日万民同欢的自然之景、人世之景有机地融入诗句中,使全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具画面感。

南宋诗人陆游在《己酉元旦》诗中写道:“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代诗人宋伯仁在《岁旦》诗中写道:“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禳。柏酒何劳动,心平寿自长”。两首诗,都以元旦为题,道出了诗人知足常乐、悠闲自在欢度新年的情趣和态度——“心平寿自长”。一年初始,虽是重大节日,但也只当寻常日子来过,保持一颗平常心,自然会获得长寿;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人生自然会饱满丰腴。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叶颙,诗中描写了冬季即将结束,春天正在路上之时,梅花、柳树辞冬迎春的情态。“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这两句更呈现了一派祥和的盛世景象,令人读之而心生欣喜,春意盈怀。

“东风吹鼓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元旦佳节,在古诗中徜徉,感受节日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对“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了更深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