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治河能臣“贵筑人”李朝仪
□文/图 赵青
李朝仪(1817-1881),字鸿卿,号藻舟,贵州贵筑人(今贵阳)。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恩科进士。在今北京、河北地区为官长达37年,服务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清史稿》有传,河北省固安县有李公祠纪念。李朝仪任永定河道十年,整顿治河制度,重修金门闸、灰坝,提出治河五法等。其治理河道留下的制度、工程、做法在此后的永定河治理中仍发挥重要作用,《清史稿》称其“治河绩尤著”,得到前后两任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的高度肯定和永定河沿岸民众的崇敬。逝后李鸿章亲上专折称其“政绩懋著”,请国史馆立传。永定河沿岸八州县绅士集体请求捐资,为李朝仪设专祠纪念,是唯一入祠祭祀的永定河道。
李朝仪担任永定河道十年,是自道光十五年(1835)以来直至清末担任永定河道时间最长的官员。永定河道始设于雍正四年(1726),属正四品官,与山东运河道、江苏淮徐河道及淮扬河道等三河道同属四个专任河道之一,且永定河道是唯一留存至清末的专任河道,可见其重要性。永定河道由北河河道总督直管,北河河道总督由直隶总督兼署。
同治七年(1868),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此时永定河正是需要加强治理的关键时期,急需洞悉河务、刚毅耐劳之人当此重任。同治八年(1869)十月,曾国藩举荐李朝仪出任永定河道,认为他“廉正耐劳,随事认真讲求,河务当有起色”。
永定河道衙署在固安县,李朝仪遂携家眷来到固安县,从此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刚到固安的李家就迎来一件大喜事,最小的女儿李蕙仙出生,她日后嫁给了著名政治家梁启超。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也是北京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清代以后,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同治六年(1867)到八年(1869),永定河已连续三年水患决口,前任永定河道徐继鎕、蒋春元相继革职或降级,李朝仪深感责任重大。
同治九年(1870)六月,永定河久旱后忽逢雨水暴涨,李朝仪亲临前线实施抢救,但已“无可挽救”。据李朝仪向曾国藩禀报称“水势续涨不止,狂风大作,骇浪腾空越过埝顶,刷开口门十余丈,实属措手不及”,永定河连续第四年漫口决堤。曾国藩深知永定河泥沙淤积过多,“底高堤薄”,极易决口,极难治理,李朝仪“抢护不及,情有可原”,但仍需为此承担责任,刚刚担任永定河道半年余的李朝仪因此“革职留用”,曾国藩亦向朝廷自请处分,“臣督率无方,请旨将臣再行交部议处”。所有与河道相关的官员都受到处分,后期漫口处合龙,一般均会解除惩处,官复原职。
身处抗灾最前线的李朝仪已是身心俱疲,又遭逢革职留任,且要“降四级督赔”,沉重的压力让他萌生退意,他向曾国藩请求另选贤人“仰乞矜全,竟予罢斥,遴委贤员接办”,但曾国藩用人不疑,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称“臣以永定河受病甚深,虽能者亦难奏续,李朝仪朴实耐劳,仍批令该道勉力筹办”。
同治九年(1870)九月,李鸿章继任直隶总督,二人开始长达九年的治理永定河艰辛历程。早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鸿章与李朝仪一同参加了乙巳恩科会试,李朝仪得中进士,李鸿章落选,二人之同年情谊由此开始。
根据实地调查,李朝仪认为永定河泥沙较多,水势汹涌,流向不固定,治理应该在深秋水弱的时候动工,赶在冬季土冻之前完工。革职留任的李朝仪驻扎在工地,加紧对漫口的河堤进行合龙。竣工后,李朝仪及受到惩处的其他官员等都官复原职。
历经一次水灾大患后,李朝仪清晰认识现有河工制度问题。永定河流经八州县,河工与地方互不统属,地方对河道治理不配合,“呼应不灵,事事掣肘”。李朝仪向李鸿章提出整顿意见,将各地有关河道治理的人员、事项都交由永定河道统一管理、考核,提高了永定河道管理、调度的权力。同时,还赋予永定河道具有奖惩的权力,“如各汛员有卖放汛夫干预地方,藉端刁难等弊,亦由该道严查揭参,著为定例。”
同治十年(1871)六月,永定河遭遇了数十年来最汹涌的一次水灾,“骇浪惊涛无从着手,人力难施”,李朝仪亲自前往最危险处查勘,但已无力回天。按惯例,李朝仪再次被革职留任,而总督李鸿章仍“交部议处”。
李朝仪经勘查测算,认为永定河淤泥过高,“上游须修补石堤,下游又须改浚河道”。李朝仪又与李鸿章一同巡视河道,勘查后认为应清除淤泥,恢复减水坝功能,“欲去水患,必须先将上游减水坝认真修筑”。
首先进行的是金门闸减水石坝清淤工程。金门闸是永定河上分流减轻水势的重要设施,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因河堤淤泥堆积,先后经过四次整治清淤,最后一次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到同治十一年(1872)已全部堵塞,失去减水分流功能。清淤工程历时两个多月,完工后在金门闸之南坝台立有《重修金门减水石闸碑》,至今仍存。与之同存的还有清乾隆题诗碑及乾隆《金门闸浚淤碑》、道光《上谕》碑、宣统《重建金门闸记》碑等。2006年,金门闸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绪五年(1879)四月,已任十年永定河道的李朝仪升任山东盐运使;九月,署山东按察使;光绪六年(1880)二月,任顺天府尹。京畿之地,向来吏治腐败,奢靡之风盛行,李朝仪依然秉承廉洁、勤苦、果敢的作风,“京畿靡薄,朝仪廉勤率之,捕剧盗,抑豪强,绝请托”,仅一年时间便改变了当地风气。遗憾的是天不假年,光绪七年(1881)四月,仅任顺天府尹一年余的李朝仪便因病逝世,归葬家乡贵州贵筑。
李朝仪离任后,永定河连续四年安澜,李朝仪在任时所修筑的工程仍发挥着重要的防洪作用。
回顾李朝仪一生,在其长达37年的为官生涯里,永定河道是他担任时间最长的官职,治河成绩尤其突出。
在担任河道十年期间,李朝仪遇六次决堤,工作异常艰辛;遭革职留任,身心俱疲。他多次有退却的想法,每次李鸿章都以公义、私情挽留他,“臣(李鸿章)与李朝仪共事最久,见其积劳求退,必以公义私情相勖,李朝仪力图报称,亦遂不忍言归”。李朝仪去世三个月后,李鸿章即专折上奏朝廷诉李朝仪政绩,请求将李朝仪入国史馆立传。在奏折中他评价称“李朝仪……历官政绩懋著……洁己勤民,始终一致。”李鸿章在奏折中慨叹“李朝仪廉明正直,为僚属士民所共知。核其一生,治行不离直、顺两属,而公论所在,久而益彰。既邀褒勉于温纶,宜荷昭垂于史策。”
永定河沿岸绅民也对李朝仪的辛劳付出心怀感激之情,固安、东安等八州县绅士集体请求捐资为李朝仪设立祠堂纪念,感念他使永定河“水患轻减,民庆更生”。光绪八年(1882)二月,李鸿章将八州县民意上奏朝廷,请求允许在“固安县地方捐建李朝仪专祠,以顺舆情”。《清史稿》亦称“朝仪治河绩尤著,民立祠固安祀之”。
据民国《固安县志》,李朝仪是唯一入专祠祭祀的永定河道,李公祠位于固安县城内西街,祠堂内正中是李朝仪身穿官服塑像,至清末一直有人看守,年年祭祀,香火不断。迄今,李公祠仍是固安县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民国十七年(1928),李朝仪婿梁启超为岳父照片题字“前永定河道藻舟李公讳朝仪遗像。”照片由固安县人贾君玉提供,其所著《固安文献志》由梁启超写序,开篇即盛赞“余外舅贵筑李藻舟先生,清同治中,官司永定河道,十季不迁,而功德在民,其民至今思之。”
李朝仪侄李端棻是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京师大学堂首倡者、戊戌变法主要推动者之一,《清史稿》亦有传。
▲李朝仪照片
(贾君玉·北洋画报1929年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