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22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15

徜佯成都宽窄巷

  

□缪士毅


  早就听说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名闻遐迩,一直想去走走看看。近日出差到了成都,与宽窄巷子来了个零距离接触,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青羊区长顺街道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街区组成。沿街建筑为青黛砖瓦的仿古结构,大多为一、二层高,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门的形式最为丰富。每家每户大门的风格和尺度往往不尽相同,有屋宇式、石库门等,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清代建筑的特征。宽巷子、窄巷子因其巷子宽度不同而得名——宽巷的宽度7米左右、窄巷的宽度5米左右。宽窄巷子,被视为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区,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窄巷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享有“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等称誉。

  沿着宽窄巷子里由青石板铺就的路前行,但见巷子两侧店铺林立,或是销售四川工艺品的,或是开设茶馆茶楼的,或是经营成都名小吃店的……,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川西文化韵味。在这里可以悠闲地品盖碗茶,或细细品味正宗川菜,或沉浸于成都风土人情,或赏玩当地民俗玩意。置身于宽窄巷子,过一把老成都独特生活的瘾,真正体会“闲”在宽窄巷子,“品”在宽窄巷子。无怪乎,不论是宽巷,还是窄巷,处处都是熙熙攘攘的游客。

  你瞧,有的合家相伴徜徉,有的情侣依偎驻足,有的朋友结伴而行,都在尽情地享受宽窄巷子里的慢时光。不仅如此,也有很多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也慕名而来,还不时竖起大拇指,为宽窄巷子的精彩点赞。此情此景,真有“身与宽窄闲,心随茶色去”之乐趣。于是,我也随意踏进了窄巷临街而开的一家茶馆落坐,品着四川大碗茶,吃着郭汤圆等成都名小吃,欣赏川剧变脸,观赏茶艺表演,在茶香袅袅之中尽情体验了一把成都慢悠悠的生活时光。

  徜徉在宽窄巷子里,看到一家家店铺门楣处大多悬挂着匾牌,匾牌上写着各自商铺名字。有趣的是,其中不少名字都与“宽”“窄”这两个字相关。如招牌有的取名“宽度”,有的取名“宽云窄雨”,有的取名“宽窄印记”,有的取名“宽一府”等等。徜徉在宽窄巷子中,看着这些带有“宽”“窄”的商铺名字,别有一番趣味。而有的招牌字虽没有“宽”“窄”两个字,但也取得颇有意趣。如有一家茶馆铺名取作“天趣”,一家经营楠木之类木雕艺术品的商铺取名“寻楠”,有一小吃店招牌名取“碗来小吃”,有一餐饮店招牌名取“小龙翻大江”,有一家饮食店招牌字取“尽膳”,等等。此外,有的招牌字取“三只耳”“三块砖”“初见”……,这些招牌名雅俗共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趣的是,有一商家的招牌字取“四川味道”,直截了当道出了店家经营的商品。走近一看,店内一女服务员正娴熟地用捣棰在石臼里捣辣椒。那飘逸而出的辣椒味,就是“四川味道”的最好注脚。

  漫步在宽窄巷子中,还发现不少商家门口贴着楹联,这些楹联给宽窄巷子又增添了文化味,引得一些客人驻足吟哦。如有一商家门口的楹联为:“川剧川茶川味样样地道,好看好喝好吃人人喜欢。”将宽窄巷街区老成都的生活符号刻划得入木三分,可谓佳联;有一艺术品商店,其楹联为:“生活艺术体验;体验艺术生活。”上下联为相同的六个字,通过联语中的词语顺序调整,将商家的经营特点描绘得颇为贴切,让人颇想进去体验一把;“小龙翻大江”餐饮店门口的楹联为:“闹市结庐文作脊;窄府宽宴食为缘。”读罢吟联,不禁走进店铺,坐下来好好品尝一番成都小吃的味道。

  宽窄巷子,这一老成都的独特符号,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老成都的生活体验,还有那川西文化的无限韵味,确是一个值得好好品味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