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 信息来源:余军 查伦玉 发布时间:2022-07-20 关闭当前页

“四个着力”提升履职成效


——水城区政协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回头看”工作综述


□余军 查伦玉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水城区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破解“工作不够规范、发展不够均衡、人员力量相对薄弱”难题,选准切入点、抓实着力点、打造新亮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开创水城政协事业新局面。


着力制度建设 促进工作规范化

  加强政协党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印发了《中共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协党组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坚持、十加强”,做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制定了《政协六盘水市水城区委员会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制度》,规范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明确联系内容职责,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狠抓机制建设,着力提升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了《政协六盘水市水城区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政协六盘水市水城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政协六盘水市水城区委员会主席会议工作规则》《政协六盘水市水城区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等12个制度,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等机制,着力用制度规范工作,推动工作高质高效;制定了《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室联系部门和界别制度》《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委室联系离退休干部职工工作制度》,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团结联谊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凝聚各界别和退休老同志的智慧和力量。


着力优化队伍 增强工作合力

  利用换届契机,注重从“四化”领域协商产生委员,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代表人士的比例,进一步优化委员队伍结构。建立委员退出增补联动机制,强化制度保障,赋予委员为民履职的更多鼓励、更多荣誉,从根本上解决“建言不建言,委员当五年”的问题。从制度层面引导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委员为国履职当先锋、为民尽责当标兵、建言资政当骨干,实现常委“能上能下”、委员“能进能出”。

  切实加强对新任政协委员的培训。编印了《政协委员履职学习读本》口袋书,分批次组织委员进行培训,根据协商内容针对性安排界别委员列席区政协常委会议,让委员亲身感受政协协商的规则、方式和协商氛围,掌握协商议政要领,切实提升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进一步增强委员的主体意识和履职主动性。

  积极争取设立委员联络办公室,常态化开展委员联络服务工作,促进专委会与各界别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政协组织对委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凝聚起政协委员队伍的强大合力。致力于提高政协机关干部理论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参谋服务能力、文稿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切实增强协商本领和建言资政水平,不断提高政协机关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委员、服务机关的能力。制定了《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协提升“六种”能力、创建“四型”机关、助力水城“四化”工作方案》。 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思想境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聚焦养才高地,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民政协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成立“书香政协”学习小组,坚持定期举办政协党员(委员)读书会,着力推进建设“书香政协”,大力培育“有情怀、有雅怀、有畏怀”的机关文化,得到了委员和机关干部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着力搭好协商平台 广泛凝聚共识

  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不增人员增资源”的思路,区政协着力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治理有效、推动发展的局面,通过协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积极为住区省、市政协委员搭建履职平台,统筹用好办公场所,设置“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驻水城区委员工作室”,让住区的省、市政协委员履职有场地、有服务、有保障。

  加强与上级政协的互动和联动,在六盘水市政协的指导下,精选年度联合视察课题报市政协审批,将审批的联合视察课题列入年度协商议题计划,按照既定时间邀请市政协领导带队,组织省、市、区政协委员深入开展联合视察。把基层协商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乡村振兴·政协委员在行动”,发动委员积极参与创建乡村振兴“五型”村居,总结形成了政协助力乡村振兴“四个一”的做法,即发放“一封倡议书”、召开“一个座谈会”、开展“一批委员在行动”、形成“一份工作清单”,通过委员宣传,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不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大委员在乡村振兴一线建真言、献良策,共努力、促振兴,展现了政协委员的担当和风采。

  持续开展“政银企”协商,努力扩大朋友圈,打好亲情牌、友情牌,为企业找资金、为银行选客户,通过政协平台大力推动“政银企”合作落地见效,助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着力发挥优势 增强界别工作成色

  根据各界别委员情况,综合政治素质、专业特长、个人能力等,经反复研究、认真分析,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配齐了18个界别活动小组组长和副组长,赋予各界别更多职能职责,支持和鼓励以界别为单位开展访企业、走基层的界别活动,有效发挥界别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彰显政协工作特色,努力推动界别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开展“政协委员大走访、社情民意大收集、营商环境大促进”调研活动,由区政协委室牵头,将18个界别委员分成6个工作组,对全区210家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今年4月以来,深入走访企业52家,反馈给区直有关部门问题95条,全部一一得到回复,有效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恢复生产、提升效益。同时,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形成社情民意信息专报,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其中,《关于优化乡村两级营商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建议》《关于充分利用好水城区饰面石材资源推动水城区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连续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签批转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探索界别工作室向基层延伸新路径。启动界别委员工作室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将18个界别组成11个界别联组,由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在8个乡镇选取11个村居(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试点工作,打通了界别委员工作室联系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助推基层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