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辣 小 考
□朱 辉
许多文章提到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人是谁?无从考证。这很好理解,那时候人类也许还没有文字,甚至语言或许还未诞生。辣椒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舶来货,它“移民”过来时已是明朝。中国第一个吃辣椒的人是谁?却也无从考证。因为中国的史书是帝王将相史,这等小事入不了史官们的法眼。
或许因为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如今许多东西的原产地变得众说纷纭,不过辣椒的发源地一直没有争议,它最早产自墨西哥。辣椒进入中国,应该是在明朝初期。当时东南沿海走私猖獗,据说辣椒很有可能首先从浙江登陆,继而深入内地。相当长的时期里,辣椒只是一种观赏性花卉,汤显祖的《牡丹亭》里便提及过“辣椒花”。
曾经有“爱国”青年抬杠,说辣椒在中国古已有之。苏轼的诗《春菜》里,就有这么一句“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不过未等植物学家出面澄清,网络上的“民间科学家”就纷纷辟谣,他们都认为“芳辣”指的是茱萸或者花椒。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此言不虚。许多史学家不屑记载的小事,只能在文学家笔下找到蛛丝马迹。明代戏曲家兼养生学家高濂的《遵生八笺》,印行于1591年,书中谈及“番椒”,曰“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关于辣椒的详细描述。又过了30年,王象晋的农学巨著《群芳谱》中正式收录了“番椒”,相关表述是“亦名秦椒,白花,实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味甚辣,子种”。
虽然无法知道第一个吃辣椒的中国人是谁?但普遍食用辣椒的第一个地区是贵州,基本没有争议。
据康熙六十年(1721)贵州《思州府志》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可见当年贵州苗族同胞,最先让辣椒进入厨房。至于为什么要以辣椒代替盐来调味?据研究,当时贵州不产盐,且交通闭塞。物流成本非常高,只有有钱人吃得起高价盐。这种背景下,辣椒便成了老百姓生活刚需。
后来吃辣渐渐在西南、中南地区底层百姓中普及,据说与那些地区的潮湿气候有一定关联。抗战时期全国各地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逃难到西南,他们入乡随俗喜欢上了辣椒。抗战胜利后,这些人将吃辣的习惯带到了全国各地、各个阶层。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人口大流动。吃辣进一步流行,如今全国各地都有川菜馆、湘菜馆,许多地方的本地菜也融入了辣元素,辣椒产销量很可能因此达到了历史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