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576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02

贵州茶香引人醉

——“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之安顺茶香贵州茶产业西宁推介活动侧记

□赵华富 范仕胜 本报记者 黄福九

  6月20-23日,结合第二十届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之安顺茶香贵州茶产业推介活动”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这是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精神,促进贵州茶叶市场开拓,2019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地开展茶产业推介会之后的又一盛举。

内容丰富 成果丰硕

  “‘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之安顺茶香贵州茶产业推介活动”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办,中共贵州省委网信办、青海省民宗委、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安顺市人民政府承办。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慕德贵率省市有关部门、茶企业、茶行业组织及媒体代表参加活动并对贵州茶进行推介。

  活动期间,在青海西宁国际会展中心投资促进馆,重点以安顺夏秋茶产品为主,集中展示推介贵州绿茶、贵州红茶、贵州黑茶、贵州抹茶。馆内展示推介企业10家。其中:安顺市5家、黔南州1家、遵义市1家、铜仁市1家、贵阳市1家、黔西南州1家。

  在推介会期间,同时举办贵州茶品鉴会、展销推介活动、万人品茗和贵州茶全民冲泡大赛,并向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牧区开展赠茶等活动。

  推介会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民宗委与青海省民宗委、甘肃省民宗委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贵州省生态黑茶集团公司与青海罗桑虫草销售有限公司、青海三神牛商贸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推介活动期间,贵州馆茶企代表共销售茶叶3600余斤,销售额190余万元。参展企业还对西宁市茶叶市场作了初步了解,并与青海省茶协和茶叶经销商达成意向性互访和代销协议。此次茶产业推介活动,为两省茶产业在文化、市场、品牌、加工方面搭建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两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互动合作。

  贵州干净、健康茶获得当地市民点赞,好评如潮,青海媒体、贵州媒体、安顺媒体纷纷争先报道,专题报道近40余篇,营造了良好的的宣传声势,为两地茶行业协会、商业企业进行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青海卫视在6月22日青海新闻联播时段专题报道“黔茶再续茶马情 极品水再遇上好茶”在当地引起良好反响,很多市民在看到新闻后纷纷闻讯而来,争先购买。贵州媒体报道“安顺茶香溢青海”,充分肯定了此次推介会的积极意义。青海西宁市民瞿晓泉在喝过安顺瀑布毛峰茶后,竖立大拇指称赞道:“以前对贵州安顺茶不了解,今天慕名而来,瀑布茶的确非常爽口,好喝”。

领导亲临 共荐黔茶

  在推介会上,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对贵州茶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近年来,贵州把茶产业作为生态产业和扶贫产业的主导产业高位推动打造,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新路子,成为了助推脱贫攻坚的成功典范,为推动“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虽然相隔千里,但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茶叶在青海市场的占有率逐年上升,贵州茶叶的品质在青海消费者中广受赞誉。特别是贵州连续多年在青海举办推介活动,使得茶产业成为联系两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纽带,此次推介活动将我们两省茶产业合作、茶文化交流推向了新的高度,带来的不仅是历史悠久的黔茶文化和品质一流的黔茶产品,更有贵州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生态环保和脱贫攻坚的创新实践和宝贵经验。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慕德贵在推介会上作了贵州茶推介。他说,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将茶产业作为贵州的脱贫主导产业、绿色生态产业、乡村振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来重点打造,加快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推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茶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茶叶种植面积达700多万亩,茶园面积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茶叶企业及合作社达4990余家,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全年各类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数量全国第一;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贵州绿茶”品牌名扬天下,这次重点推介的瀑布毛峰产自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地区,深受青睐、广受欢迎。贵州黑茶品质优异,也是我省重点打造的茶叶品牌,近些年发展迅猛。青海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省份,有着“三江源”的美誉,是华夏文明乃至亚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青海历史上是中原王朝战马的主要来源地和茶叶的主要需求地,早在唐宋时期茶马贸易便往来频繁。在茶产业发展上,贵州高度重视青海的重要区位与辐射带动力,与青海有关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在“丝绸之路·黔茶飘香”推介活动中把西宁作为重要站点,列为进军西北市场的重点节点城市,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果。我相信,此次茶产业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为两地茶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为促进两地茶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贵州茶好 底气厚实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出席会议,并作贵州茶产业推介。

  2016年和2017年,我们在青海西宁中心广场,开展了10天的贵州茶产业推介和品茗活动,结识了很多领导、朋友,我们在这里卖茶,也讲贵州茶的故事,也听青海老百姓喝茶的故事。

  青海有72万平方公里,600万人,贵州只有17万平方公里。我今天的推介,用多、快、好、省来推介贵州茶。

  说贵州茶“多”,因为贵州茶园面积有700多万亩,全国第一。13年前的2006年,我们只有100多万亩,当时我们在中国排名11位。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从那个时候起,贵州每年新增茶园面积50万亩以上,中国新增茶园面积一半以上是在贵州实现的,到了2013年,贵州茶园面积611万亩,成为中国第一,直到现在,茶园面积达到700多万亩,连续6年成为中国第一。所以,人民日报用“茶海碧连天”形容贵州。在贵州大山上,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一定是茶园,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有茶园的地方,森林不会失火,有茶园的地方,不会有贫困,有茶园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一定是中国一流的。大家无论到湄潭,还是到凤冈,拿欧洲和我们相比,我们毫无逊色,这是我们贵州的骄傲。茶叶是贵州的宝贝。贵州大约1700个乡镇,我们有714个乡镇种茶,230个乡镇茶园面积达万亩以上,我们五分之二的乡镇是做茶叶活路的,我们有400多万茶产业的从业人员,这是我们的多。

  说贵州茶“快”。中国人喝茶,都是慢悠悠的。我们倡导“贵州冲泡”。以前讲,要看茶泡茶,看人泡茶,看水泡茶,泡绿茶要85度,这些都是不靠谱的。喝茶一定要开水泡,100度遇见贵州茶,100度遇见中国所有的好茶;大家记住,中国所有的好茶,一定要开水来泡,经不起高温的,一定不是好茶。所以我们讲,“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以前我们喝茶3g、4g,现在我们要5g、6g,另外一定要茶水分离。最关键的,我们要不洗茶,我说贵州茶快到什么程度,在推介会门口我们有一个贵州茶冲泡大赛,我们把100度的水冲进去,10秒钟出汤,这一定是最好的茶,你们可以去试一试,一定要快,天下武功,唯快唯妙唯胜。真金不怕火炼,好茶不怕开水烫。

  再一个就是贵州茶“好”,干净。我们茶好,水也好。我们森林覆盖率高,我们森林覆盖率为57%,我们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我们1亩茶园,一定会同时有10亩森林,因为生物多样性,我们冷凉的气候特征,生物生长慢,生长慢的东西品质就好;青海的农产品品质一定好,因为它长得慢,冷凉。贵州的农产品一定干净,因为冷凉、生物多样性好,它的病虫害就少,这是我们茶好的第一点,就是我们的茶长得慢,第二点就是我们的茶干净。生物多样性就决定它的虫害天敌多。中国的茶园在国家层面是没有禁用除草剂的,但贵州茶园在5年前,就禁用了除草剂,我们为了贵州这杯干净茶,茶园除草,用人工,不用除草剂,一亩地一年要多花700多元人民币,贵州700多万亩茶园,要多花近50亿元人民币。中国禁用在茶园上使用的农药种类55种,贵州在此基础上结合茶园上的禁用农药达到120种。中国茶叶学术界唯一的院士陈宗懋多次公开点赞“贵州茶干净安全,大家放心喝”。

  贵州茶“好”,还在于品质。高原出的东西,它的内含物一定丰富,贵州茶耐泡,我们贵州绿茶称为“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再一个我们的标准化做得好,中国茶叶一定要标准,我们贵州茶叶水浸出物含量高,都在40%以上,中国茶叶国标水浸出物含量是34%,连国内最著名的茶品牌也只有34%-36%;我们比国家标准高出6个百分点,这是了不起的。所以我们一说,大家都明白,青海的蔬菜可以清水煮的,贵州的蔬菜也是可以清水煮,这就是高原的特色。

  最后一个,是贵州茶的“省”,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有200多家企业,截至2018年底有4990多家,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程度在全国都是一流的。贵州700多万亩的茶山,绵绵起伏,靠机械化自动化,才会干净,才会更加标准,才会铺天盖地,我们才能和英国立顿PK;中国为什么几十万家茶叶企业比不上一家英国立顿,就是没有规模。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贵州茶叶,有规模之后,才有标准,机械化,自动化以后,它的成本才会低。中国茶叶价格为什么会高,因为作坊式加工,小规模的,所以,我们要用低成本的,不贵的茶,来让中国老百姓、包括青海老百姓享受到一杯好茶。贵州绿茶,中国唯一的地标产品,“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所以贵州的茶都是不贵的,我们几百人民币,可以和人家1000多、5000多的比。所以我们的口号是,要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好喝、干净、不贵,这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这个口号叫做“黔茶出山·风行天下”,没有“多快好省”,怎么“风行天下”?青海的人们欢迎我们来,我们通过青藏高原这个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发出我们的好声音,贵州茶一定能一步步风行天下。

慷慨赠茶 情深意浓

  为黔茶出山创造良好氛围,在本次推介会上,还举行了赠茶仪式,贵州分别赠予青海牧区2吨黑茶,赠送西藏、新疆、内蒙古等牧区各1吨黑茶,共计7吨黑茶。

  记者了解到,此次赠送的黑茶来自镇宁自治县金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为什么选择赠送黑茶给西北?该公司的负责人陆俊这样向记者作了解答。他说:“在西北地区,有句俗话‘宁可三天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对于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西北人来说,饮茶是长期已经形成的传统习惯,可以补充日常饮食中所需的维生素。”陆俊介绍,镇宁黑茶具有帮助消化、解油腻、降血压等功效,对于西北牧区群众是绝佳的养生产品,非常受欢迎。

  目前,该公司作为安顺最大的黑茶企业之一,现有2000亩生态茶园基地,建有占地30余亩年产变销茶(黑茶)3000吨的生产加工基地,去年年产黑茶1200余吨,销售收入4836万元,产品远销内蒙古等省内外地区。

  近年来,安顺市将贵州生态黑茶产业作为全市特色产业来抓,做大做强。今年初,安顺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将该市打造成全省最大黑茶精制生产示范基地,以镇宁自治县为核心,建设全省最大的黑茶精制加工中心、黑茶文化体验园、黑茶康养学校,形成黑茶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产业链基地,同时辐射关岭、西秀、普定、紫云优质原料基地。

  此外,安顺市还分别在西秀万亩白茶基地、普定猫洞、紫云坝羊、镇宁革利建设二级黑茶初制厂,满足黑茶精深加工需求,着力创建“贵州生态黑茶”品牌,打造其成为“贵州黑茶”省级品牌代表。

  以茶为媒,未来可期。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贵州也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两地早就因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此次赠茶打响挺进青海茶马古道第一枪,推动了贵州与各方茶产业资源的交流,以此为契机,必将进一步拓宽贵州生态黑茶广阔的市场销路。

“贵州冲泡”再放异彩

  6月20-23日,青海省西宁市国际会展中心广场,天天人流络绎不绝,处处人声鼎沸不断,来自贵州安顺及全省的系列茶产品在这里一一登台亮相。由贵州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办,贵州省委网信办、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承办的“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万人品茗’暨‘贵州安顺瀑布毛峰冲泡大赛’”,连续几天,一场场比赛,在这里展开。

  这是为加强青黔两地茶叶商贸、茶文化交流合作,让大家进一步了解黔茶之美、黔茶之净、黔茶之好,让丝绸之路上的人喝上干净、健康的黔茶,而开展的又一次重大活动。

  黔茶出山,贵州各产茶区各显武艺,尤其来自贵州安顺的瀑布毛峰绿茶在这里获得青海市民纷纷点赞。

  本次大赛旨在以贵州瀑布毛峰茶为基础,推广普及以“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为特色的“贵州冲泡”方式,让青海同胞在活动中前来品鉴、切磋、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黔茶优秀品质,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一杯好茶冲泡应有的简单快捷。

  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优势,铸就了贵州绿茶“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特点,贵州绿茶也因此被农业部授予为全国唯一的茶叶类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海虽不产茶,绵延千年的茶马古道通向雪域高原,融入丝绸之路,串联起一个个茶马互市,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青海每个民族都展现出不同的饮茶习俗和饮茶文化。

  本次大赛以“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的“贵州冲泡”的比赛原则,通过现场冲泡,评委现场打分,根据香气和滋味的得分排名,从6月20日-23日每天中午11:00开始,至14:00结束,每天从20位参赛选手中选出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1名)奖金200元、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优秀奖(15名)各茶礼1份。

  一场场的比赛,就是贵州茶一次次的精彩诠释;一个个选手的精彩演示,就是一回回贵州茶的品牌亮相!西宁市、青海省群众的声声喝彩,就是对贵州茶的充分肯定!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慕德贵(右),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左一),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左二)在推介会上。

与会嘉宾点赞贵州茶。

活动现场之一。

“贵州冲泡”选手向评委献茶。

青海市民踊跃品尝。

捐赠的优质黑茶。

签约仪式。

全民冲泡大赛获奖者。

贵州延绵不绝的茶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