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要素” 共绘锦绣 “黔” 程
——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综述
□文/图 本报记者 卢星宇 何佼阳
“飞瀑捣珠落星河,屯堡古韵映新辉。”当夜色浸染黔中大地,黄果树瀑布在光影中奔涌成诗,屯堡地戏在石墙间铿锵回响,贵州以山水为卷、文化为墨,向世界递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崭新名片。
黔中腹地,山川秀丽,历史名城,人文荟萃。4月10日至12日,以“景城共建 融合发展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主题的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市举行。大会通过4大主体活动、6项配套活动,全景展现贵州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澎湃动能。
2006年,首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从安顺黄果树景区启航,吹响了举全省之力发展旅游业的“冲锋号”;2015年第十届贵州旅发大会来到安顺云峰屯堡景区,时隔10年,贵州旅发大会再次回到安顺。
这十年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全省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构建和提档升级,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开发新场景、打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蹄疾步稳。
资源为基:创新业态激活“两个宝贝”
贵州之贵,贵在山水与人文的交融共生。
放眼黔贵大地,黄果树瀑布的壮阔、荔波小七孔的秀美、梵净山的灵秀、赤水丹霞的绚烂,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与此同时,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民族文化在贵州交融荟萃,绘制出“多彩贵州”的瑰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文旅发展始终念兹在兹,多次赞誉贵州为“公园省”,视察贵州时先后指示贵州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近年来,贵州积极用好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两个宝贝”,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村超”“村BA”“中国桥梁博物馆”“黄小西吃晚饭”等出圈名片,不断刷新世人对贵州的认知。
本届旅发大会上,安顺以“自然珍宝+文化瑰宝”双轮驱动,推动旅游资源向世界级产品跃升。
科技赋能自然奇观——
黄果树瀑布的“夜游”项目成为大会焦点。依托声光电技术打造的“光影盛宴”,将瀑布化作流动的星河,2024年景区游客量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坝陵河大桥则创新“桥旅融合”,高空蹦极、滑翔伞等极限运动吸引全球爱好者,成为“超级工程+旅游”的典范。
活态传承文化瑰宝——
600年的屯堡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新生。天龙屯堡古镇内,石墙咖啡店、文创工坊让历史可触可感;安顺古城以“修旧如旧”重现“明朝版清明上河图”,日均客流超2万人次。非遗展演、地戏表演等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深度融合,游客从“看风景”转向“享生活”。
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
“旅游+”模式遍地开花。“帮帮唱”互动音乐会、“夜游黄果树”沉浸式体验、低空旅游航线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与体育、科技、音乐等深度融合。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剪艳罗加表示:“我们正以‘21℃的城市·360度的人生’为IP,打造全时全域旅游新场景。”
客源为拓:精准营销链接全球市场
从“引客入黔”到“留客在黔”,贵州以政策红利、国际推广与数字营销构建全域客源网络。
国际客源加速涌入——
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24年贵州入境游客同比增长81.8%,黄果树景区国际游客增长85.44%。本届大会吸引意大利、越南等10国旅行商参与。越南VDF旅游集团董事长裴文胜称:“贵州正成为东南亚游客眼中的‘秘境后花园’。”
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
《2025年贵州省“引客入黔”奖励办法》发布,最高可申请奖励资金100万元;“小车小团”“支支串飞”等便捷产品广受好评;“村超”“村BA”等IP持续引流,飞猪数据显示65%的游客为“90后”。
数字赋能智慧服务——
AI数字人“黄小西”在大会首发,整合“一码游贵州”3.0平台,能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行程规划、智能订购、伴游导览、游记生成等游玩全过程智能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贵州”。阿里巴巴飞猪旅行总监李薛霏评价:“贵州的文旅大模型应用令人眼前一亮。”
在“重点推介+政策优惠+流量吸引”的三重推动下,贵州精准拓展旅游客源。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共开展和参与文旅招商推介活动28场,其中境外的场次同比增长80%。2024年全省涉旅市场主体达34.53万户,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比2023年分别增长10.4%、13.3%。
服务为翼:提质增效打造“贵州标准”
服务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之一。面对游客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贵州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对标国际标准,推动服务从“满意”向“惊喜”升级。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黄果树景区智慧导览全覆盖;黄腊樱花园专线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龙宫景区民宿集群6月投用,补齐高品质住宿短板……安顺市副市长贺未泓表示:“我们正以国际化标准提升服务,确保游客尽兴而归。”
国际化服务提质——
重点景区增设多语种窗口和跨境支付中心;开展导游、民宿管家技能大赛,培育专业化队伍。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副馆长高道马感慨:“安顺平衡了自然壮美与历史厚度,服务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游客共治优化体验——
贵州连续8年开展“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累计采纳建议2500余条,发放活动奖金200余万元。浙江游客王露露说:“贵州愿意倾听游客声音,这种诚意让我想再来。”
“21℃的城市·360度的人生”——安顺的这一IP,正是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从黄果树的昼夜交响到屯堡的时空穿越,从坝陵河的极限挑战到古城的烟火人间,贵州正以“景城共建”为笔,绘就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壮美画卷。
本届旅发大会上,16个文旅项目签约落地,投资额超50亿元;红色旅游联盟成立、“多彩研学”品牌发布,为产业注入新动能。站在新的起点,贵州将继续以资源为基、客源为拓、服务为翼,让“多彩贵州”成为全球游客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
4月10日晚,“黄小西”数字人带领嘉宾们开启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之旅。
4月11日晚,游客在黄果树陡坡塘景区游玩留影。
贵州文创产品展示。
4月10日晚,与会嘉宾在开幕式后考察安顺古城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