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701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25

“样子”就是榜样和力量


——读《党员的样子》有感


□师正伟


中国共产党从最初50多人发展成为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成功的密码就是千方百计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继而吸引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心向往之。那么,党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由刘朋教授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员的样子》告诉了我们答案。

“样子”在新华字典里解释为“供人效法﹑模仿的榜样和式样”“人的模样或神情”“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等。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党员的样子》通过对党的百年历史中先进典型的梳理,将党员的样子归纳为七种形象:立场坚定的信仰者,令行禁止的执行者,引领时代的创业者,求真务实的担当者,团结共事的表率者,大公无私的奉献者,淡泊名利的清廉者。正如刘朋教授在本书的前言中所说:“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让群众竖起大拇指称赞:“真像一名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的样子总是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从革命斗争到改革建设、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到处都闪现着共产党员的身影。《党员的样子》选择的先进典型,都是我们身边耳熟能详、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其中一种“样子”方面有突出事迹和重要社会影响,对深化党建领域理论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也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这7种形象。比如:陈望道:信仰的味道是甜的;卢永根:一世恭俭的布衣院士;焦裕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作为一本时政通俗理论读物,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精髓内容,全书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辅以生动的原创漫画和丰富案例,清晰绘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基本“画像”,真实呈现了新时代党员应有的精神面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先进、忠诚、为民、务实、清廉,是书中作者对党员样子进行概括的几个关键词。作者提出,党员的“样子”不是通过看简历辨认,也不靠衣饰来装扮,不用作秀来表演,而是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出的一贯的形象和姿态,是共产党员区别于其他党派和普通群众的标识,是信念、觉悟和作风的外在反映,是发自于内心、流淌于血液、融化为人格的精神气质,是共产党凝聚力、战斗力、形象力的体现。比如: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党中央一声号召,无数共产党员逆行向前、扎根一线,用汗水甚至是生命,迎接希望和黎明。从年逾八旬、仍不辞辛劳为抗疫倾心尽责的钟南山,到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展开防控科研攻关的陈薇,到面对病毒不退缩、身先士卒冲上去的张定宇,再到被誉为“最美逆行者”的广大医务人员,甚至每一位义无反顾赶赴防控第一线的普通党员,他们的模范行动,擦亮了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今天,我们每一个党员,能不能让人“一看就是个共产党”呢?这个“样子”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书中有一句话反复强调:“党员有样子,党就有力量”,高度概括了“样子”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这种“力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个体行为,这并不是书中所表达的目标,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由9000多万个体汇聚而成的党的力量,也是我们党能在革命建设年代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今天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样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党的决策部署能否得以贯彻执行,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党员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变,一心为民的赤诚不能变。纵观党的队伍,绝大多数党员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样子”,但也有个别同志被群众指着脊梁骨说“不像个共产党员”。这种人虽然是极少数,但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所以,党员只有做好身边人的旗帜表率和先进榜样,最终汇聚成党的力量,才能推动党带领全体人民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列宁早有断言:“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作为一名老党员,读完《党员的样子》一书,我最大的感悟是: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干事为责,以干事为荣,以干事为乐,才能无愧于时代重托、人民期盼、祖国信任,才真正配得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5088-3-1.jpg

《党员的样子》

刘  朋   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