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88期 本期368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2

大会发言摘登(二)



5055-A23-1-董泽琴.jpg

董泽琴委员的发言: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部署了一系列涉及县域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调研发现,我省县域经济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建议:

一是深挖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差异化产业格局。立足各地特色资源优势,通过健全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对县域间产业协作的协调推进,推动县域经济优势互补、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确保县域层面能够在聚焦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提高县域高效统筹配置资源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实现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精准定位、错位发展,形成县域间既有差异化、又有互补性的发展格局。

二是用好政策机遇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用好国发〔2022〕2号文件政策红利、抢抓国家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发挥部分县域劳动力密集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过对新兴产业的政策倾斜,吸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企业及项目落户县域。依托“重点税源企业”、“专精特新”或高新技术等龙头企业,推动拓展省内上下游企业间的贸易互动往来。引导县域“链主企业”带产业、带配套,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和产税环节,全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标识度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促进省内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是统筹强化要素保障,疏通产业发展堵点。在用地保障上加强省级统筹,对全省用地指标进行统筹优化调配,及时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在交通物流保障上,借力大数据资源优势,精准规划物流线路,加快电商云仓建设,高效配置运输资源,畅通经济循环脉络。在环保、能耗等约束性指标和监管政策执行上,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四是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构建绿色发展增长极。充分挖掘县域生态资源的多元价值,开发旅居康养、生态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生产有机农产品,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并利用生态标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将生态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泉,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5055-A23-2-张栋.jpg

张栋委员代表民盟省委发言:


优化电煤保供机制

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为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作出重要部署。电煤保供不仅关乎工业生产,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须臾不可忽视。为进一步优化电煤保供机制,建议:

一是成立煤电产业联盟,解决煤电的矛盾。在政府指导下,整合参与电煤交易的各方产煤企业、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储配煤基地、金融部门、商贸部门、运输企业等,成立煤电产业联盟,协商制定包括价格机制、电煤保供协调机制等在内的交易规则。同时,鼓励煤炭和电力生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资本融合、兼并重组、相互参股、战略合作、长期稳定协议、资产联营和一体化项目等方式,实现煤炭、电力上下游产业有机融合,重点推进煤矿和电厂共属同一主体的煤电联营形式。

二是储煤于企保障产能,协调淡旺的矛盾。继续加大煤矿采煤机械化建设,提升现有产能,增强电煤供给弹性和韧性。在非应急状态下,由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自主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开采与备采、掘进与抽放衔接,防止采掘失调导致产能释放不足,并在常规产能基础之上预留规模适度、用于调峰的储备产能;应急状态下,按国家统一调度与常规产能同步释放,确保产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实现煤矿“向上弹性生产”。

三是削峰填谷储煤于库,化解产运与煤种的矛盾。建设煤炭储备基地,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及快装系统,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等环保系统,从省内外、海内外市场购进高热值的动力煤,置换主焦煤,满足电厂需要。按照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建设能源供应链服务平台,努力做好煤炭品种、用途和价值分质分级利用,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把矿产资源价值“吃干榨尽”。

四是搭建煤炭交易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集跨区域电煤仓储、检验检测、物流配送、数据集成、交易结算、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市场平台,高效、便捷、安全地实现煤炭生产、供应、流通、交易四个环节协同联动。通过煤炭交易平台优化交易流程,推广电子化交易方式,提升煤炭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我省煤炭产品市场竞争力。



5055-A23-3-罗涛.jpg

罗涛委员的发言:


“水火风光储”一体化开发

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贵州作为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省,在近两年遭遇严重干旱或汛期丰枯急转的不利形势下,依然全面完成“西电东送”任务,同时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可以说,“贵州煤保贵州电”功不可没。但从长远看,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才是根本方向。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协同,省级统筹配置一体化风光电资源。围绕打造西南区域电力枢纽定位,坚持一手抓好电力通道建设,加快推动湘黔、渝黔电力互济工程和灵活转网工程建设,谋划开展好西北清洁电力入黔工作;一手抓实自身能源项目建设,由省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牵头,有关企业具体配合,强化规划协同,充分结合当前各地区、各流域已经形成的开发现状和格局,以地区和流域分水岭为边界,进一步梳理各地区、各流域内风光电资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消纳”的原则,动态优化调整我省能源规划,并确保规划刚性执行。

二是创新开发方式,择优选定综合能源基地开发主体。当前,省内风光电资源市场竞争激烈,增加了一体化开发的难度。建议在各地区、各区域选择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作为一体化开发的主体,牵头承担基地一体化开发、一体化运行、一体化统筹送出、一体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责任。同时也可探索借鉴“沙戈荒”大基地的开发模式,由相应主体牵头统筹、多家相关产业链企业共同合作开发。

三是重视水电蓄能,释放综合能源基地“双碳”潜能。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水电融入风光电一体化开发。以流域水电基地为依托,利用存量水电基地已形成的外送通道接入风光电,形成水风光一体化送出。探索“水电+新能源”协同发展新模式,加快在碳市场、碳足迹管理、碳标识认证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促进我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5055-A23-4-姜永富.jpg

张丽、周清久、姜永富委员的联合发言:


以“低空+数据”为突破口

因地制宜打造贵州低空经济发展样板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在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贵州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支撑低空经济的数据聚集和算力保障优势十分明显。姜永富委员在联合发言中建议:

一是深化行业合作,建强低空经济“新底座”。推动航空业和通信行业合作。一方面加快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鼓励航空制造企业利用5G-A通感一体、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高端航空装备大部件制造,尤其要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高能量密度电池研发制造等方面加快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统筹开展低空信息基础设施部署,加快建设5G-A基站,重点加强对600米以下低空的网络覆盖。同步建设低空智联网、数智化飞行监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通过“网联化发展”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编织低空数据“流通网”。加强部门联动,研究制定“低空+数据”政策制度机制,开辟跨行业低空数据流通渠道,推动相关部门、企业共享有关数据,对海量飞行数据、物流数据、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强化分析挖掘,为优化低空空域管理、飞行安全性等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借鉴深圳、南京等地经验,结合我省数据交易所建设,探索开发可流通交易的低空经济数据产品,推动低空数据的资源化和资产化。

三是推动企业协同,拓展低空应用“大市场”。抓好重点企业,加强梯度培育,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培育低空产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借鉴合肥等地经验,通过补贴政策推动行业企业创新应用场景。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关注“旅游观光飞行”“消防灭火作业”“电力巡检”“矿产资源勘探”“农业植保作业”“林业资源监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等场景应用,推动交通、文旅、农林等部门主动开发低空经济商业场景,培育标杆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全省统筹,搭建低空发展“大平台”。从产业智库、科技成果转化、低空基建、项目投引、对外合作、人才培育等方面搭建低空产业服务平台,指引全省低空产业发展方向。从加快建立省内低空技术标准,扶持省内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产业相关要素聚集、全产业链生态聚合等角度,助力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


5055-A23-5-曾丽.jpg

曾丽委员的发言:


以打造避暑度假载体促进旅居产业发展

推动“凉资源”变“热经济”


贵州拥有“中国避暑第一大省”之美誉,夏季到贵州避暑引发文旅热。旅居产业因其发展多维、关联广泛、进入便捷、综合性强等特点,有效满足了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我省以气候为核心吸引物的避暑旅居产业形态初显,按照一定标准建设的避暑旅居小镇小寨是其重要承载空间。建议在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等地建设打造一批避暑旅居度假小镇小寨,培育“凉经济”变“热资源”的新质载体。

一是分级分类建设,打造复合型产业体系、多样化承载主体。在气候凉爽、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且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闲置低效旅游项目、三线企业闲置居民小区中建设避暑旅居小镇,打造购房旅居产业体系,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文旅搭台,鼓励房地产企业以旅为魂、以居为心,针对旅居群体需求,开发小镇旅居地产,加强宣传推介和运营管理。在国家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寨中建设避暑旅居小寨,打造民宿旅居和养老旅居的复合型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村民闲置房屋,发展乡村“避暑经济”。

二是纳入“乡村著名行动”,秉持“首发经济”思维,提升品牌影响力。整体提升贵州避暑旅居品牌影响力,定期组织评选“十佳避暑旅居小镇”“100强避暑旅居小寨”,将之纳入“乡村著名行动”,上图至各大导航平台,提高可进入性,扩大目标客群,提升市场占有率。秉持“首发经济”思维,将民间习俗、手工技艺等融入运营服务之中,持续丰富文娱活动,增强避暑旅居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三是出台补贴奖励办法,激发从业者积极性,延长产业链条。研究出台避暑旅居补贴奖励办法。在初期给予一定补贴,激发社会参与建设避暑旅居度假小镇小寨的积极性。对达到一定接待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小镇小寨给予相应奖励,鼓励经营者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考察学习。将小镇小寨的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者转变成合格的避暑旅居从业者或服务员,帮助其养成“服务即生产”理念,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群众增收。



5055-A23-6-潘玉凤.jpg

潘玉凤委员的发言:


以“四联”促进全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持续推动资源互享、线路互推、游客互送,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受众全民化深刻演变,“黄小西吃晚饭”深入人心,自然珍宝、文化瑰宝深度展现,生态贵州、人文贵州、开放贵州深受好评,全省旅游景区逐步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联动发展新格局。下一步,把贵州“两个宝贝”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是景区发展的破题之举、改革之招、现实之需,建议:

一是强化核心景区与周边景区联动。按照“省内大联动为主体、省内省外多联动相互促进”的思路,在省内,探索周边景区统一托管模式,推动沿线配套完善提升,着力构建周边景区与核心景区联动闭环。在省外,以“黄小西吃晚饭”为抓手,联动云南、湖南、广西等邻省份的热门景区,积极打造跨省域“黄金旅游圈”,让更多游客走进来、留下来、还想来。

二是强化旅游企业与原住居民联手。健全景区资源共建共享、共生共荣机制。探索景区资源资产剥离运营机制改革,鼓励原住居民将门面、店铺等资产交由旅游企业统一管理、市场化运作,支持原住居民以产品展销员、手工制作员等身份参与景区运营,推动原住居民与旅游企业在景区运营发展中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三是强化景区风貌与周边建筑联建。综合考量自然禀赋、文化底蕴等因素,特色化推动景区风貌与周边建筑“联动式”提档升级。坚持以用促保,支持运营主体以收购、产权置换等方式对周边建筑进行合理利用。支持鼓励地方技艺传承人、传统工匠参与本区域内景区传统文物建筑的修缮,既让景区历史风貌保护得好,又让传统工匠技艺得以传承。

四是强化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联营。积极推行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运营管理模式,着力消除旅游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类隐形门槛,择优选取运营能力好、履约能力强的社会资本开展合作。进一步破除旅游发展瓶颈障碍,在国土空间利用上,对文旅产业发展更加包容。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上,既要坚持“严格保护”,又要体现“合理利用”。在项目审批许可上,对文旅项目进行松绑,切实让社会资本敢投、愿投,不断推动景区运营管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5055-A23-7-周舟.jpg

周舟委员的发言:


充分挖掘贵州大水面资源潜力

科学有序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大使命,要求贵州“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贵州大水面资源丰富,有1000亩以上宜渔水库110个,面积87.1万亩,具备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为加强协作科学有序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议:

一是强化“统筹+协作”,实现联动发展。加强同广西、云南方面共商,探索建立省(区)大水面生态渔业协作机制,联合编制跨省(区)湖(库)产业整体规划,共同推进跨区域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同时加强省级统筹,比照浙江、湖南等地做法,积极鼓励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整合水务、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力量,加强涉湖(库)领域生态保护与发展政策的梳理衔接,注重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提高政策执行统一性、协同性。

二是强化渔业+旅游,提高综合效益。大水面资源是优质的旅游资源,更是贵州良好的高原水上运动基地,业态上更可以融合多个领域,做到综合开发、物尽其用。建议加大“渔业+”融合业态的谋划和投入力度,提高生态渔业与旅游发展融合度。加强宣传推介,培育一批网红打卡项目,提高贵州库区“渔业+旅游”融合发展效益。

三是强化产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渔业本质上是农业,在渔业产业发展上,更应保护库区渔民的参与积极性,让群众能真正“靠水吃水”。建议坚持“一库一策”,充分利用大库湾养殖+小库湾育苗繁殖方式,强化“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提高库区群众、转产上岸渔民在渔业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坚持“外输+内拓”结合,强化乡村振兴、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政策帮扶,多形式、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5055-A23-8-施波.jpg

施波委员代表省工商联发言:


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地落实

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叠加下,民间投资逐渐呈现复苏态势,但增长速度仍显缓慢。建议从机制建设、空间拓展及环境优化三方面着手,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地落实,更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一是建机制。落实好中央促进民间投资的系列举措,健全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建立民间投资项目双向多向的常态化推介认领机制,定期组织项目对接活动,邀请民间投资者、金融机构、项目业主等参与,形成滚动接续的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建立民间投资意向分析协调办理机制,在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中,找准民间投资的意愿和方向,理清民间投资的短板弱项;建立民间投资项目库滚动运行机制,动态筛选全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用地、环评、融资等支持,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拓空间。更好地拓展民间投融资空间,促进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在融资端,利用资本市场的利好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上市融资。同时,在市场监管下,鼓励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在投资端,进一步释放政府产投基金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稳妥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制定并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项目清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

三是优环境。持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向民间投资者宣传解读资本市场的利好政策、产业政策等,增强民间投资者信心,引导其积极参与投资;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并利用资本市场的信息优势,建立全省统一的民间投资项目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投资项目信息;强化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产权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5055-A23-9-邓琴.jpg

邓琴委员代表民盟界别发言:


警惕职教学生“去技能化”


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清镇职教城时强调:“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然而,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依靠较低的入职门槛、快速到手的相对高薪和相对自由的劳动体验,正在对初出校门的职教学生形成“虹吸效应”,可能导致职教学生学非所用。建议:

一是强化资本行为监管,完善劳动保障。一方面,加强对平台资本先“补贴”后“收割”行为的监管,平衡好发展快递、外卖等平台经济与保障劳动就业的关系,落实平台劳动保障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制造业工资水平与技能等级挂钩制度,保证工资正常增长、按时足额发放,依法保障休息休假等权益,畅通技能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平行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营造公平和谐的劳动环境。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岗匹配度。大力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课程。加快构建以产业链为导向的集群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完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核心课程内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急需人才,不断提高院校主干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匹配度。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开展联合培养、“订单班”、学徒制等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建设好“校中企”,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创建实训基地,赋予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考核标准、双师培养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提升职业教育和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创办好“企中校”,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利用企业场地、设备、人员等真实工作场景,帮助学生完成“职场人”身份的转变。

三是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成功率。提前谋划就业指导,明确学校把职业规划教育置于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系统性地谋划和推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致力实现技能价值和个人价值。提供精准就业服务,针对自我认识模糊、行动力不强的学生,按照“一人一策”,全面加强信息搜索、简历制作、笔试培训、面试礼仪等指导。针对自我认识明晰、就业意愿强的学生,根据求职意愿,分领域、分专业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提高人岗匹配的精度和效率。



5055-A23-10-邓文淼.jpg

邓文淼委员代表民革省委发言:


加大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力度

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我省各少数民族利用得天独厚的医药资源,通过长期实践积累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传统知识,如从江瑶浴、苗族砖火疗法等。这些传统医药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医药理论、技术、标志和符号等,是我省重要战略资源与珍贵原创知识资源,更是未来科研创新的源泉,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应用价值。我省目前尚未专门就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法,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积极探寻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新型保护路径已刻不容缓。建议:

一是顺应国内外立法趋势,贵州应先试先行。国际上,传统知识保护已达成原则性获取与利益分享机制,印度、泰国等通过自下而上立法建立专门保护制度。同时,国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更是为我省提供了立法参照。在此背景下,建议以积极主动之姿和务实高效之策,汲取国内外经验,开展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立法探索。通过先试先行,筑牢法律屏障,为我省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二是启动专项大摸底工程,贵州应深挖细培。不同于侧重“文化传承”的民族医药文化摸底工作,此工程侧重“权利”摸底,摸清民族医药相关传统知识的起源、发展、现状及传统知识的持有状态、持有人的种类、利用情况等,为持有人制度等提供立法依据,实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等制度的有效衔接,为我省民族医药文化的深度挖掘提供理论及现实基础。

三是建立产业链保护机制,贵州应重塑优势。探索新型保护路径,寻求民族医药发展突破,关键在于构建新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民族医药产业链“超前端”保护机制,为民族医药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筑牢理论根基,将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优势转化为切实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动能。同时,促进特色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深入挖掘,使其与医、养、旅、文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055-A23-11-赵敏.jpg

赵敏委员的发言:


以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贵州涉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州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涉外贸易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1-10月,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5.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380.6亿元,同比增长9.7%,进口214.5亿元,同比增长15.1%。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涉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是制定行业规范,获得国际认证。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协助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行业规范,特别是在白酒的成分控制、辣椒的农药残留、茶叶的生产工艺等方面,借鉴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在种植、加工和包装等环节符合国际要求。设立专门机构帮助企业获取欧盟食品安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认证。推动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推出统一的区域品牌,提升国际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

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完善管理体系。外汇管理部门加大外汇管理政策引导,加强与银行、企业信息共享,及时向企业传递外汇结汇政策调整信息,确保企业处于政策前沿,帮助企业掌握结汇流程和合规要求。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外汇合规管理体系,确保贸易单证齐全、资金来源合法,避免因资料不全或合规问题导致无法结汇。鼓励企业与第三方法律及金融服务机构合作,提高结汇操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竞争能力。通过政策激励,支持白酒、轮胎、电缆及特色农副产品等优势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对于新兴产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建设智能物流系统,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四是整合法律资源,建立服务平台。整合境内外法律资源,为外贸企业打造一站式的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外贸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与国际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和商会的合作,建立跨国法律服务合作网络,为企业提供全球化的法律服务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解决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识产权问题,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合法合规拓展业务,减少法律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5055-A23-12-邵其岷.jpg

邵其岷委员代表民建省委发言:


明确事权、激活人力、增强财力

提升乡镇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促进乡镇政府事、权、财相协调,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现代化水平,建议:

一是明确乡镇政府事权,实现“权”“责”一致。严格落实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属地管理”事项清单等,进一步明确乡镇事权,充分发挥“枫桥经验”示范作用,推动基层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苗头性、倾向性矛盾及时调处在基层。借助政务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形成责权协调的分级处置机制,提高乡镇政府主动解决基层矛盾和细化落实政策的能力。

二是完善乡镇人员流动机制,实现“人”“岗”相适。探索改革基层人事制度,增强基层人员流动性,让基层人员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畅通的渠道合理流动。在减少事务性工作的前提下,降低责任过载,消除人浮于事,实现人员与岗位职责的匹配,从而更高效地发挥乡镇治理中“人”的作用。

三是加大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财力支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要求,全面统筹谋划基层治理事项,精准编制年度财政预算,做深、做细、做实项目支出,确保乡镇有足够财力保障。坚决削减不必要的、过密的、没有成果的各类调研和巡查、检查、考核,减少非必要财政支出,把乡镇的财政预算用在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