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优势赋能智慧农业发展
——访省政协委员陈菊丽
□本报记者 李昊霖
科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之路,加强科技支撑,建设“贵州智慧农业云平台”,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省农业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贵州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陈菊丽把关注的焦点对准智慧农业发展,提交了关于发挥大数据产业优势助力我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有关提案。
陈菊丽委员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我省部分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农村地区物流成本目前仍然偏高……
“要充分借助我省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契机,从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制定食用菌、黄牛、刺梨等特色农业产业专项智慧发展规划。”陈菊丽委员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学与信息工程领域的融合创新;加快建立覆盖农业全产业的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等全过程信息链,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加强农业大数据分析研究,提高数据综合分析的智能化水平,为农业园区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建好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中心,为农村群众提供各种便利,提高农村群众使用互联网的效率。
如何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陈菊丽委员建议要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乡村站点与电商企业对接,引导农村物流经营主体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
“以线上线下的结合,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陈菊丽委员说,要加大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力度,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支持电商企业在贵州旅游景区及全国大中城市建设线下体验店,积极推动我省大型农业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等新型交易手段;加快推进“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以及农产品网络零售等,加强农村垂直电商平台的开发及综合利用,促进黔货出山。
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陈菊丽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民远程培训,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积极优化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研发基于智能终端,包含在线课堂、互动课堂、认证考试等服务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移动化、智能化。”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乡镇客运站点资源,按照客运站、交管站、农村物流点等‘多站合一’的模式,加快对乡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设施的改造。”陈菊丽委员还建议,要统筹县级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农资配送中心、农产品收购中心等各类资源,以公路货运站场为依托加强农村物流衔接中心建设。健全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与上下游枢纽节点间的运输组织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区域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与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制定符合我省农村物流发展需求、适应农村公路技术特点的农村物流车辆技术标准,推动规范使用适宜乡村地区配送的电动三轮车等经济适用车辆。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农村货物集散点,按照多点融合、惠民共赢的原则,发展紧密型农村物流联系网点,优化物流运输组织。健全农村物流前端、末端网络,加强农村驿站建设,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高效配送。
“作为省政协委员,我深感光荣和责任重大,将继续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发现真问题、实需要,并提出可行的意见建议,把更多群众的心声带到省两会上。”陈菊丽委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