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88期 本期3624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2

编者按

贵州不仅是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还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长征在贵州经过的61个县,涉及全省9个市(州),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串串鲜红脚印,深深镶嵌于黔山秀水之间,留给贵州人民难忘的红色记忆,成为贵州独特的文化基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绽放出不朽的时代光辉,谱写着一支支激荡奔流的进行曲。

“一根挑起过红军长征重担的‘翘扁担’,它使红军一进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这是黎平老百姓对“黎平会议”最朴素、最形象的比喻。1934年,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站便是黎平。“没有黎平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也就不可能有长征的胜利。”在这里,中央红军政治局召开了一次让红军绝处逢生的会议。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回望,黎平大地上,始终有红军与黎平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在传唱,黎平革命老区的人民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沿着越来越宽广的新时代长征路不断前进!


重温红色记忆 传递红色“黎”量


——贵州红色文化系列报道之黎平篇


□本报记者  万里燕



■黎平会议纪念馆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古城的翘街,如同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长者,静静讲述黎平府城600余年的故事。坐落于此的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毛泽东住址等红色遗址和景点,历来是游客打卡必选之地,人们在此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

黎平会议纪念馆为仿徽派建筑,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

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向记者介绍,2009年,为丰富革命遗址展陈内容,黎平县政府在黎平会议会址对面建设了黎平会议纪念馆;2009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平台。

走出纪念馆,穿行于翘街众多的小街小巷之中,入目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沿街商铺张贴着当年民众欢迎红军进城时的标语,播放着红色歌曲。一时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重回红军到来时的场景。

红军在黎平,不仅仅是召开了一次会议,还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在人们心中深埋下红色基因,并随着时间的发酵,不断感召着、滋养着后来者。



■红军桥


1934年12月14日,一支红军先遣部队经过黎平县高屯镇高屯少寨时,看到进入少寨必经之路的桥破败不堪。为顺利渡河,同时也为了解决当地侗乡群众的出行难题,红军决定安排一部分战士在少寨驻扎休整,同时负责整修横跨于少寨寨前河流上的这座木板桥。

村民们最初对大队人马进驻很警惕,后来他们看到红军队伍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便慢慢放下戒备之心,军民情谊一点点建立、加深。

时值寒冬腊月,红军们有的砍伐树木,有的跳入齐腰深的冰冷河水中打桩固定桥柱。村民们深受感动,纷纷拿上工具,扛着自家木板、木枋等,也跳进河中,与红军一起架桥。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很快,一座宽1.5米、长80余米、高约3米的木桥横跨在70余米宽的八舟河上。

为了纪念红军的爱民恩德和义举,红军走后,村民们便把此桥称作“红军桥”。

村民吴锡焰的爷爷和伯伯曾在当年与红军一起修桥,他告诉记者,红军桥由于是木桥,并不十分坚固。黎平夏季多雨,一到汛期,八舟河水暴涨,红军桥常被冲毁。但凡发现红军桥受损,村民马上鸣锣,叫上壮劳力抢修,绝不让红军桥被冲毁。

至今,黎平县境内还保留有不少类似少寨这样的红军桥,一方面继续作为村民生产生活的交通通道,同时也成为当地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吸引着八方游客前往。


■红军鼓楼


在黎平县洪州镇草坪村茨篷侗寨,有一座玲珑别致的鼓楼,占地面积20平方米,三空檐歇山顶式,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鼓楼”。

1934年12月,红军途经茨篷侗寨,队伍中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行军途中,朱德总司令进入该鼓楼烤火,跟群众宣传“打土豪、分田地”革命道理,并将在湘江战役中受伤的警卫战士刘贵祥托付给寨里的老乡治疗、保护。由于种种原因,此后刘贵祥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在父老乡亲们的一再挽留下,他在茨篷侗寨安下家来,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草坪村第一任村长,于1960年去世。为纪念他,当地村民将这座鼓楼称为“红军鼓楼”。

“在黎平,以‘红军+’命名的红色遗迹有很多,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也都寄托着当地群众对红军的感恩与思念。”张中俞饱含深情地对记者介绍。

对于当地群众而言,从历史沉烟中走来的“红军鼓楼”,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元素,更升华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信仰信念。

近90年来,茨篷群众经常都会自发聚在这座鼓楼,追忆当年红军经过茨篷侗寨的场面,追忆当年朱总司令讲述革命道理的情景,追忆老红军刘贵祥。在“红军鼓楼”“长征精神”的鼓舞下,茨篷群众在价值理念、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上都展现出深刻的变化。他们积极配合经济建设、脱贫攻坚,主动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村村通公路、太阳能路灯安装等乡村振兴建设,村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党的恩情深似海,党的光辉照侗乡……”时至今日,茨篷侗寨的居民们每逢集会,都会传唱他们自编的侗歌——《党的光辉照侗乡》,深情表达村寨在党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广大群众享受到党的好政策,生活越来越美好。


■红色美丽乡村


“七送红军七里湾,七里湾中一片田,凉风阵阵稻谷香,新米上市人走远……”在黎平县中潮镇佳所村鼓楼下,村里的“红歌队”队员每隔几日就会齐聚于此,用嘹亮的歌声表达着对共产党和美丽家乡的热爱之情。 

“红歌队”队长、今年59岁的杨昌良说,队员们自发聚到鼓楼下来学唱红歌,很多村民也都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纷纷表示想要加入。

“现在,‘红歌队’已经成了群众文艺队伍的‘排头兵’,乡里各种文化活动都有他们的歌声助阵,很受老百姓欢迎。”中潮镇党委书记吴展锦表示,唱红歌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让村风更和谐,民风更淳朴,还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途经佳所村并在此驻扎,随后著名的“羊角岩战役”打响。在佳所村休整期间,中央红军广泛宣传革命道理,救助贫苦百姓,村民与红军一同打井(后来被称为“红军井”),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红军的到来给当时在苦难里挣扎的村民带来新的希望,大家都憧憬着将来革命胜利后能建设一个幸福美丽的佳所村。

红军在佳所村留下的红色故事、播下的革命火种,一直以来都鼓舞着村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和决心。如今的佳所村,街道宽敞、庭院美丽、宜居宜游,成为中央组织部第一批1000个红色美丽村庄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黎平县,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学生的重要精神财富。

今年以来,黎平县积极探索和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为实现这一目标,黎平县采取了多种创新方法。

首先,邀请了多位红色文化专家和历史学者,共同参与教材的编纂。他们立足对地方红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挖掘,编写出既生动感人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内容。其次,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教学能力,确保在课堂上能够生动有趣地传播这些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黎平县还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红色主题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深入了解红色文化,老师和同学们都深切地感受到,在贵州这片红色热土上,革命先烈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我们将持续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培养出更多信仰坚定、理想远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黎平县城关七小老师戴杨表示。

黎平县积极探索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做法,不仅确保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为全国范围的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



4991-3-1.jpg

黎平会议纪念馆 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4991-3-2.jpg

黎平会议会址 邹  勇   摄  


4991-3-3.jpg

 游客在黎平会议纪念馆参观 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4991-3-4.jpg

 黎平城中的红色翘街 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4991-3-5.jpg

   少寨红军桥 邹  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