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553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用好“三驾马车”   做实基层协商


□瓦标龙


省政协着力打造我省政协履职的新载体、新亮点、新品牌,在全省政协探索开展“院坝协商·建和美乡村”“社区协商·建和谐社区”“园区协商·建和合园区”,形成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政协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质增效、守正创新,为基层政协进一步助力开展好基层协商指明了方向。“三驾马车”是基层政协推动协商在一线、凝心聚力在一线、服务国家治理在一线的行动体现,是进一步把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作为基层政协,要用好“三驾马车”,做实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文章,以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彰显政协之智、政协之能、政协之为。


一、深化思想认识,着力构建“1+3”基层协商工作格局

近年来,黔南州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模式,深入开展了“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品牌为统领,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1+3”基层协商工作格局,并取得明显成效。“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已成为黔南政协履职的一大特色品牌。迈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我们还需深化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增强做好基层协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作为政协高质量履职的有效载体和抓手,不断深化拓展内涵和外延,丰富和完善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制度机制,扎实推进“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着力固化“1+3”基层协商工作格局,推动基层政协工作丰富内容、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二、强化推进措施,有力有序推动“三驾马车”行稳致远

(一)锚定协商目标,明确履职方向

——锚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深入开展“院坝协商”。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亦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美,顾名思义和谐美丽,其中“和”是内在属性,追求和睦和顺,德化人心,确保农村人心向善、稳定安宁;“美”是外在表现,目的是培育和打造有良好就业创业环境且保留农味乡韵的宜居乡村。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待。开展“院坝协商”,既要助力内在的“和”,又要助推外在的“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和谐统一,推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建设目标。

——锚定“和谐社区”建设目标,深入开展“社区协商”。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谐社区,是在城市社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和谐美好的要素,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居民感受,即要构建管理服务完善有序、环境文明优美祥和的安全、幸福、活力社区。开展“社区协商”,要着力促进城市文明、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建设目标。

——锚定“和合园区”建设目标,深入开展“园区协商”。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园区的涵义,一是指关系和谐,即园区与地方、园区与企业、园区与群众、园区与社会和谐共处;二是指合作发展,即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形成推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指绿色园区,即从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从而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展。开展“园区协商”,要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助推实现产业强劲、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合作共融、协调发展的“和合园区”建设目标。

(二)找准协商重点,做到精准发力

——“院坝协商”重点。院坝协商的重点是聚焦农村社会治理难点问题、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协商。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文化需求层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点围绕乡村铺张浪费、滥办酒席、厚葬薄养、低俗婚闹、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不良陋习开展协商,助推基层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积极参与文明村寨、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加快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见行见效。二是物质基础层面。围绕助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协商,助力农村绿化美化亮化,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社区协商”重点。社区协商的重点是聚焦城市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和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开展协商。一是对标对表城镇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目标,围绕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内容开展协商,助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围绕当地居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开展协商,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协助党委政府合理解决群众诉求,着力化解邻里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使社区安定祥和,社会秩序井然,邻里互助友爱,广大居民安居乐业。

——“园区协商”重点。园区协商的重点是聚焦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协商建言。一是围绕各类产业园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存在的短板弱项,聚焦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高质量发展产业链、融通创新资金链、产才融合人才链等内容开展协商,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重点难点和本地区产业园区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聚焦水电气路等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引才用工、招商引资、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等问题开展协商,帮助解决企业在资金、人才、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围绕征地拆迁、生产生活、用工用地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协商,有效化解企业发展和群众利益、职工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构建和谐地企关系、群企关系、劳动关系,助力社会稳定,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明确方法路径,确保见行见效

——加强统筹谋划。认真谋划“三驾马车”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实施步骤,精准制定好年度协商实施方案,对协商议题、协商形式、协商时段、协商准备、协商组织、协商意见反馈处理等提出具体要求,更好推动重点协商活动有序开展。

——明确协商模式。协商模式可采取“1+X”模式安排。“1”为州县联动协商,即由州政协牵头,县(市)政协参与,每年聚焦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各安排一个选题联动开展协商活动;“X”为县(市)自主开展的协商,即由各县(市)政协结合本地实际,会同基层政协组织,灵活设置议题,灵活开展协商,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注重成果转化。建立完善协商意见办理机制和持续跟踪问效机制,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推进协商成果转化实化。一是及时以协商纪要、提案、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反馈上报协商成果。二是加大对协商成果的宣传,加强效果的展示和价值的挖掘运用,扩大知晓度和影响面。三是对协商意见建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党政部门在协商过程中承诺的事项,适时开展“回头看”,通过再调研、再视察、再协商,促进协商成果落地见效。


三、强化协同联动,打造基层政协履职新载体和特色品牌

推进“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发力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联动,形成握指成拳、合而成势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晰责任主体。推进“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发力,既要靠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全力支持,也要靠政协主动作为、委员积极参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协组织聚焦主责、主动履职,形成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体系。

(二)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进“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发力,需要加强纵向联动合作和横向协作配合,健全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委员主体、多元协同、群众参与的协商工作格局。

(三)加强经验交流,促进同题共答。推进“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发力,需要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加强交流,不断推动“三驾马车”牵引和集聚作用的发挥。作为基层政协,要将协商议题与调查研究、民主监督、视察考察、提案办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有机结合,探索与“三驾马车”融合推进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形成“立体履职”态势,做到优势互补、能量互赋、成果互促,增强整体履职效应。


 (作者系黔南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