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544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8

空心李三部曲:


美味深处的诗韵和乡愁


□席  宁


一 李花之恋


沿河春天的美丽,从沙子南庄三月绽放枝头的李花开始。

经过一场春雨的浸润,李花集体怀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李”花开。似一片云霞镶嵌在寂寥的山野,像一场盛装迎接春天的告白,用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装点出南庄白雪皑皑的世界。

放眼望去,一簇簇雪白的李花压满枝头,恣意开放,像翩翩起舞的白蝶,似风平浪静的雪海,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花团锦簇,花枝招展,惹人迷醉。

循着芬芳来到李子树下,被灿烂的李花包围;仿佛在花的海洋中翱翔,在冰雪的世界里荡漾,山间弥漫着满满的清香。几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在阳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微风吹拂,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喜欢李花,喜欢她的质朴清新,不施粉黛,纯洁高雅。“春风送暖百花开,李花怒放一树白”,洁白秀美的李花,在大文豪李白的诗歌里不矫情,不妖媚,如同怒放的生命,让人充满遐想,仿佛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山歌声声,李花绚丽;春常在,人又来,来年阳春三月,相约沙子赏“李”。


二 李子之源


三千多年前,李子尘落凡间。一次与泥土的亲密接触,注定成为一世情缘。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商代的遗址中,李子惊鸿一现,便成为《诗经》里“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典范存文和人类道德规范的审核标准。

春风十里不如“李”,北起白山黑水,南到两湖两广,西至高原雪山,东临沿海之滨,李子吸日月之精华,集四海之气候,融八方之味道。沙子空心李,独具特色,空心不负盛名,花白艳压群芳,更以味道独占李之鳌头,默默寓居山野,春风描醉龙头岩,香味环绕十二盘。

历史的尘烟消失殆尽,唯有沙子空心李脉络清晰。黑濑小河口出土的“巴蜀符号印章”和许多巴蜀文化器物,为空心李的前世今生写尽铅华。乌江流域土家先民依山而建,逐水而居,择岸为生,而沙子就是土家语“沙思”的音转,意为“产李子的地方”,空心李落户乌江支流沙子河一带,也是一种情缘。

公元1094年,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被贬谪为涪州别驾,遣黔州彭水安置。他无意官场的失幸与争宠,游历于山水之间,钟情诗文,研制膏茶,“择去茶花及小叶,以微润布巾去白毛,略焙之乃辗辗”“黔中桃李可寻芳,采茶人自忙”。这些诗文的记载,是古思州“出好茶、有桃李”的一个美好佐证。


三 李果之味


夏日来临,空心李尽情地舒展她的妩媚,或楚楚可人,或丽质天成,或风姿绰约。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心李披上了一层银灰色的果腊,果皮呈青灰色,就像“雾里看花”。掰开空心李,核仁分离,娇嫩欲滴,果肉黄中带白,清香扑鼻,甘甜多汁,酥脆爽口。

踏上沙子的土地,这里群山环抱,溪水纵横,雨热同期,光温同步,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看到的是空心李绿色的盛装,闻到的是空心李诱人的芳香,尝到的是空心李美美的味道。

果肉与果核分离是空心李最耀眼的标签;酸甜适度,汁多爽口,吃多少都不会腹泻,是她独具特色的品质;不能异地培植是她最具个性的地理特征。她被誉为“人间仙果·李中茅台”,获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评为“中国优质李·金奖”。沿河也因此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空心李之乡”称号。

咀嚼着一颗颗李子,如同咀嚼着家乡泥土的芳香,如同咀嚼着千年的文明,时光的味道,那熟悉而又甜蜜的滋味里,流淌着温情与思念,饱含着诗韵与乡愁,凝聚着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