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开阳刘氏族人助红军过乌江
□文/图 刘 毅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团从开阳冯三经中合炉、谷坪抵达开阳楠木渡地处乌江边的大塘口、桃子台,当天下午5时许,红军大部队准备在大塘口、桃子台、围杆嘴、水井湾、鸡冠石一带渡江……
为了摸清乌江两岸的情况,红三军团先期于1934年12月底派出侦察兵,到大塘口、桃子台摸清了情况。1935年1月初,红三军团陆续到达大塘口、桃子台作宣传动员,准备渡江的工作。红军到达桃子台后,没有打扰百姓,战士们在红房子刘应常、高坎子刘金林家院坝、屋檐下驻扎。红军纪律严明,待人和气,战士们驻扎下来后,便帮老百姓打扫院落、挑水,红军卫生员为生病的老百姓看病送药,宣传队员向老百姓作宣传、讲革命道理,教大家唱歌和打快板。不少红军宣传队员还在刘金林等驻地老百姓家房壁上书写标语“红军是干人的军队”“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等。这些活动,拉近了红军与老百姓的距离,点燃了老百姓的心火,使老百姓感受到红军真是穷人的队伍,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军队。
当时红军主力部队驻扎在谷阳江山大瑶林坟湾一带,指挥所则设在桃子台红房子刘金荣、高坎子刘金林家,通讯电台架设在刘金林家,电台天线插在他家房顶上。红军指挥部召开了几次渡江会议,统一了思想,拟定了渡江方案。通过发动宣传,当地老百姓支持红军渡江的热情高涨,大家踊跃帮助红军作渡江的准备工作:马朝沟熊明清将自家喂的大肥猪宰杀后,无偿送给红军;关口覃德洲家、麻窝堡刘金华等几家也将自家喂的大肥猪宰杀后,送给红军;不少百姓还将粮食、蔬菜、菜油等食品无偿送给红军改善生活。
大塘口、桃子台一带刘姓较多,是大姓,当时的族长是刘树先。为了帮助红军渡过乌江,刘树先将族人召集拢来,动员刘姓身强体壮的族人在桃子台一带砍伐竹子,并扛到江边,帮助红军搭浮桥、做竹筏,还动员大家把家中的挞斗、门板等也扛到江边作船用。刘氏族人中的棒小伙子们积极响应,日夜奋战在江边,为红军搭浮桥、做竹筏。红军为刘氏族人的壮举感动,拿出麦面分发给刘氏族人们吃,大家都非常高兴。
1935年1月3日晚上11点,红军开始渡江,刘氏族人中的小伙子们全部义务当船工,冒着严寒在乌江河面上来回穿梭。由于红军人数多,总共三天三夜才全部渡完。
刘氏族人帮助红军渡完江后,有几个红军首长连声向他们表示感谢,还把身上的两把大刀分别赠送给刘金德和刘玉洲作自卫武器。
刘氏族人帮助红军渡江后的第七天,息烽县警察局官兵把刘玉洲抓到息局里严刑拷打,说他通共。家人四处借了100块大洋,才把被关了十多天、满身是伤的刘玉洲保释回来。刘玉洲回来后,把自家的好田卖了一部分才把借款还清……
刘氏族人中的刘树先、刘安明两兄弟在红军渡过乌江后,无偿为红军担东西到遵义鸭溪。从桃子台到鸭溪,山路崎岖,道路泥泞,但是刘氏兄弟心里却十分高兴,认为能为红军挑抬物资,是红军对他们的信任。到了鸭溪后,红军首长紧握他们的手感谢他俩,并每人送了一套军服给他们。返回桃子台的路上,他们怕碰上国民党兵和民团乡丁,白天躲在山林中不敢走,晚上才摸黑夜行。为了安全,他俩把红军送的衣服反穿,钻灌木,走丛林,经过三天三夜的昼伏夜行才回到家。
大概一年后,即1935年底至1936年初,贺龙和肖克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又来到这个地方。红军侦察兵先期到来,化妆成耍猴戏的到大塘口、桃子台侦察乌江渡口的情况。红军侦察营长来到刘玉洲家,说明来意,恳请他帮助红军运送物资过江,刘玉洲告诉侦察营长,上半年帮助红三军团过乌江后,被息烽警察局抓去打得一身是伤,现在还没有完全好,但可以找人来帮忙。侦察营长听后,非常感动。
在帮助贺龙、肖克的部队渡江十多天后,刘玉洲又被息烽县警察局抓去关起来严刑拷打,一天只给他一碗饭吃,说要交120块大洋才放。就这样关了15天才放出来,家里又一次卖了好田,才把借的钱全部还清……
时间如梭,岁月更迭,红军强渡乌江已有八十多年了,桃子台、大塘口刘氏族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三十多人自发组织、自掏腰包、自筹经费,走村串寨、走访老人、倾听讲述、搜集资料、拍摄图片,召开各种座谈会核实材料,并到外地查阅史料……经过近十余年的辛勤努力,他们把所有文字图片材料汇编成《红色的土地、历史的传承》一书,该书记录了当年红军渡乌江时可歌可泣的故事,书写了根深叶茂的军民鱼水深情……
开阳县乌江河畔
桃子台渡口
红军搭建浮桥的位置
(作者系贵阳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