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水间的“家”
——花茂村变奏曲
□周科举
在贵州,有一个让人来了就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那就是遵义市的花茂村。
在贵州,有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那也是遵义市的花茂村。
——题记
沐浴在一片春光里的花茂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整洁的街道两旁,花团锦簇,在鲜花与绿树的掩映下,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以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元素为基调的黔北民居显得格外漂亮。再加上不远处大片的油菜花、洁白的梨花、粉嘟嘟的桃花,真有一种漫步桃花源般如梦如幻般的感受。要不是看到沿途一些人们特意保留下来的老木屋、土院墙、稻草垛,一瞬间勾起了无尽的乡愁,真不敢相信这里就是那个十几年前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小山村。
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距离蓉遵高速枫香收费站约六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大约也是6公里。以前的花茂村可是真正的穷乡僻壤,叫荒茅田,意思是“荒草丛生之地。”清道光年间更名为花苗田。1954年12月,更名为花茂村,取“花苗”谐音及“花繁叶茂”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会议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具体部署,也就是在那一年,花茂村被县里确定为“四在农家”示范点。
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村里想修路,但是修路的费用成了问题,两委班子日夜开会讨论。想办法、谋思路,最后终于敲定村里先进行集资,一步步来,先建通组路,再修串户路。
2014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活动让这个安静的村子开始有了不同往日的“动静”。这一年,脱贫攻坚队来村里了,扶贫干部杨丹对于当年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那一年他30岁,正是年富力强、干劲十足的年纪。可当走进第一户要改造的土坯房时,还是吃了憋。房主说什么也不同意改建自己的房子,杨丹想尽办法,前前后后不知去了多少趟,最后终于得知,原来房主担心自己劳动力不够,资金不够,加上自己年纪也大了,觉得没有必要。但杨丹知道,那处土坯房随时都会坍塌,出现危险事故,根本就不适合久居。于是他又想办法为房主老郑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3.5万元,接着就联系了工程队。算工程费时,改造资金还是差一点,于是杨丹又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软磨硬泡,最后,建筑工程队的队长也被他的真诚和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降低了工程价格。两个月后,宽敞明亮的新房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一刻老郑终于笑了。
如今,当我们徜徉在花茂村如画的风景中,惊叹于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面、路旁干净整洁的民居,忍不住也会发出与当年老郑一样的感慨:“感谢党的好政策!”
一个村子,光修路、建房,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持续发展,需要蒸蒸日上,需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各级领导干部马不停蹄,开始为花茂村的发展绞尽脑汁。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好现有资源?从当地特色入手成了重中之重。
52岁的母先才是省级非遗花茂土陶的第四代传承人,但是粗笨的土坛子销量并不好,想进一步发展,又缺乏资金。于是,村里安排母先才先去各地考察,开阔眼界之后再回来思索未来发展方向。资金不够,村支两委帮他申请小微企业扶持资金15万元,同时又帮助土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今母先才的小作坊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花茂村母氏陶艺馆。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有看“新鲜”的远方游客,有考察并准备下订单的客商,当然,也有四面八方前来体验陶艺的中小学生,这也为当地土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说到农家乐,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村民王治强。王治强依托自家民居,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因为据老人讲,红军经过时,曾有人居住在他家老院。
如今花茂村的农家乐、乡村旅馆、特色小吃店多达几十家,乡村旅游也带动了300余人就业。
靠党的好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好日子的,当然不止母先才和王治强。在花茂村,还有另一种传统工艺,那就是纸浆画。如果你现在去花茂村,或许还会遇见村里古法造纸术的传承人张胜迪。
据张胜迪讲,因为花茂村的古法造纸整个过程比较慢,而且一张纸无法撑起这种技艺与文化的传承。于是,在纸的基础上,她想到了创新。在古法所造的纸上再构图,利用各种花草植物造型,接着在上面覆盖一层纸浆,将植物护起来。她利用花瓣、树叶等材料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这种特有的方式一一展现出来。那些略显粗糙的画作,饱含了浓浓的乡愁,每一个见过的人,都忍不住为之动容。
张胜迪是通过2016年“凤还巢”人才引进计划回到家乡的。像张胜迪这样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在花茂村并不是少数。他们有知识,有见识,有情怀,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干劲,更有改变家乡面貌的远大志向。网上流传着一段话,非常感人:我们来自贫苦的家乡,勤学苦读,并不是要脱离家乡,而是要去改变它。在花茂村,就有这样一批年轻人,比如年轻的“乡村创业导师”王佳。王佳是附近苟坝村人,贵州大学毕业后,在花茂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300亩有机水稻,在他的稻田里,“一田多用,一水两用,一季多收,粮鱼鸭共生”。这种复合式农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产品种类,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
目前,村里3000亩土地都在搞山地特色种养,发展脆红李种植1450亩,带动周边村镇种植蔬菜3.5万亩。像王佳这样的新时代农人也越来越多。以前那种一入春就集体扛着行李外出打工的心酸场景,在如今的花茂村已经消失了,能在家门口就业,有稳定收入,一家人齐齐整整在一起,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能让人感到踏实的呢?
花茂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坚持“五个讲清楚”原则,即讲清楚背景、讲清楚思路、讲清楚方式、讲清楚步骤、讲清楚效益,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党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为民服务的作用,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天道酬勤,付出就有回报。如今,全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0948元增加到2022年的23613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14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192.5万元。这几年,每年来花茂村参观、游学的人数以千万。而花茂村在外打工的人已不足300人,近1700人回乡创业或务工。如今的花茂村,每天都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
一路走来,我们总结花茂村的经验,还发现一个现象,他们在乡村建设中,尽可能地做到了不拆房、不砍树,最大限度地保护这里的历史人文和地理价值,让人们能更直观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