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履职“作业” 交好协商“答卷”
——册亨县政协2023年工作综述
□马作成
时序更替,逐梦前行。2023年册亨县政协用脚步丈量初心,用汗水浇灌使命,以行动检验实绩,认真写好履职“作业”,交好协商“答卷”,在册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留下了铿锵有力的履职印记。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忠诚政协”
提升政治引领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第一政治任务,通过开展专题辅导、集中研讨、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筑牢思想凝聚力。锚定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县政协及其常委会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夯实组织战斗力。发挥县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坚持人民至上 打造“亲民政协”
政协班子奋战一线。围绕全县中心大局,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各界别政协委员围绕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助企纾困等重点工作,深入13个乡(镇、街道)的25个村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86条。聚焦重点项目推进、民生实事办理等,深入32个村(社区)的24个企业车间、项目工地、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助推了一批项目提速增效。
政协委员助力一线。加强政协委员同各民主党派、基金会等的沟通联系,牵线搭桥,多方协调资金201万元,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香港慈恩基金会捐资27万元资助72名学生,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捐资30万元资助50名学生等。
政协机关参战一线。选派1名机关干部下沉任督导组组长、2名党员驻村任第一书记、3名机关干部帮扶包保30户脱贫户,聚焦脱贫人口增收、“3+1”保障、乡村建设、耕地保护、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破解问题16个,引导3500余人外出务工就业,开展政策宣传培训98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8个。
发挥政协优势 打造“有为政协”
围绕中心专题协商。围绕精品果业提质增效、林产品加工转型升级、深化教育改革、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锦绣计划、城市管理等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协商,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68条,供县委决策参考。
服务大局对口协商。围绕执行难、公益诉讼等主题开展县法检“两长”与委员协商座谈会;围绕招商引资、东西部协作、基层公共医疗服务等开展协商,提出意见建议42条;围绕油茶产业、城市功能、养老服务、营商环境等开展协商,提出意见建议56条。
聚焦民生基层协商。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机制,发挥13个乡(镇、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组作用,围绕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技能培训、基层治理等,深入村(社区)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活动20余场次,听民声、解民难,收集群众意见120余条,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落到实处。
聚焦民生所盼 打造“担当政协”
聚焦重大问题议政监督。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委员通过现场督办等方式推动提案办理。如,《关于改造新老城区沿河步道的提案》被列入重点提案督办,由涉及部门实施纳入综合治理项目,打造滨河景观休闲娱乐综合体,方便群众出行与休闲娱乐,提升城市品质颜值和群众的幸福感。
围绕民生问题专项监督。围绕重点提案办理,通过党政领导领衔督办、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重点督办、部门对口协商办理的方式,推动提案督办有力有效。98件提案办复率、答复率均为100%,有效助推民生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盯难点问题视察监督。围绕重大项目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增效、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民生实事,以调研督办、现场督办、专题督办、会议督办等方式开展民主监督,组织120名委员对26件重点提案、12件民生提案办理落实开展专项监督,紧盯提案办理进度促整改,跟踪问效促落实。
广泛凝聚共识 打造“同心政协”
融入群众双向发力。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县政协班子成员积极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围绕民计民生、抗旱保供、基层治理等突出问题,150余名政协委员下基层800余人次、深入企业20多家,解决问题20余个,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17件。
加强联谊深化协作。发挥政协优势,围绕龙滩库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参与黔桂两省区政协联合调研活动,全面了解龙滩库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情况,撰写《黔桂两省区县政协关于龙滩库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联合调研报告》,提出推动红水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10条。
上下联动汇聚能量。主动加强与上级政协的沟通联系,围绕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传统村落生态保护、林业产业等开展联合调研,形成“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传统村落生态保护、用材林产业化、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等5篇专题调研报告报省、州政协参考。
坚持与时俱进 打造“活力政协”
夯实党建强引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巩固提升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开展观看警示教育案例、观摩廉政教育基地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县政协机关党支部被州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政协办公室被州委评为“全州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健全机制强保障。对标新时代政协工作新要求,修订完善政协党组议事规则、政协委员调研考察规定、政协委员界别小组活动办法、政协机关内部管理等制度,强化政协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学理论比思想、学业务比专长、学先进比担当,以学促干、以干促学,提升“两支队伍”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