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07期 本期3468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28

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推动我省现代化农业再上新台阶


——访省政协委员申小云


□本报记者  王  吟


“一个好项目不仅能带来实际效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能对产业发展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草食畜牧业就是这样的项目。”省政协委员、省乡村振兴局项目中心监测评价与国际合作处处长申小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现代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草食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和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草牧业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申小云委员说,贵州草地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发展草食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草食畜牧业已成为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由于缺乏示范引领,始终难以大规模推广。

2023年10月19日,贵州省统一战线和省直单位联合推动黔西南试验区草地畜牧业专家组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着眼于打造黔西南州草地畜牧业品牌,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提出探索晴隆县山地草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将其打磨成畜牧业示范基地。

“晴隆县高海拔低温度的环境很适合种植牧草。”申小云委员介绍,近年来,该县按照“山上茶果椒、山下菌畜粮、湖库生态渔”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金融杠杆为抓手,宜羊则羊、宜牛则牛,有序推进草食畜牧产业发展。目前,晴隆县有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5家,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或养殖大户14户。晴隆县成立了贵州亚态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在三宝、中营兔场坪、花贡坪山等地建立养殖场,全县现有规模化可以利用的羊舍1.8万平方米、牛舍3.6万平方米,人工种植的草食有1.71万亩,牛羊存栏超6万只,形成了种草养羊的“晴隆模式”。

“但是,晴隆县的草食畜牧业也遇到了发展瓶颈,主要还是技术积累不足,比如针对不同畜种的饲养配方、喂养方法、疾病诊断等还在探索中,亟需得到技术支持。”基于此,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申小云委员提交了《关于支持晴隆县草地牧业发展 打造中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的提案》,提出3个方面建议:针对南方草地畜牧业现有的技术难题,地方政府和科技部门帮助协调科技计划,为解决技术难题提供经费支持;预算专项经费支持产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帮助解决“晴隆羊”品牌培育存在的技术难题;形成工作合力帮助引进养殖、加工、销售合作企业,进一步拓展养殖空间和销售市场。

申小云委员认为,如果提案能够得到落实,不仅是晴隆县将从中获益,也能辐射毕节、黔西南、黔东南等地。因为这些地区同属于高寒山区,自然环境不适合种粮食作物,却很适合牧草的生长。如果能在这些地区发展草食畜牧业,不仅能盘活闲置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保护生态、涵养水源。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发展草食畜牧业可以让原本不产粮的地方产出食物,实现藏粮于草,确保粮食安全。”申小云委员期待地说,打造中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构建草畜结合和草畜平衡等产业模式,发挥贵州畜牧业的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将拉动经济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4855-B1-申小云.jpg

省政协委员申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