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深处有人家
□费永学
云舍村,初听这样一个有诗意的地名,我的心仿佛被扔进了一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云中的房舍,我的眸子里仿佛映出了世外桃源般的景致,心心念念想着一定要去做回神仙。
念念不忘,总有回响。今年夏天,我和朋友们驱车自驾16个小时,途径6省市,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第一站就迈进了云舍村。
透过飞檐翘角的云舍门楼,放眼眺望,整个云舍村被笼罩在一片缥缈的云雾中。我似乎行走于云端,飘然间,脚步轻松明快。一踏进村舍,第一眼就被惊艳到了,满塘的荷花正绯红着脸颊,亭亭如少女般地喜迎宾客。穿村而过的河水,清澈明净,白鹅麻鸭成群结队地在河中畅游嬉戏。两岸是典型的土家砖木结构房屋,浓郁到化不开的淳朴气息扑面而来。
漫步村舍中,发现路边有一排排砖砌的水池,里面浸满了毛竹,用石块压着。这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是做什么的呢?旁边的牌子上写道:造纸作坊。原来毛竹被石灰水浸制、软化,经捣浆、细化后,可以制成“香纸”,用于老百姓祭祀故人和祖先。香纸复杂细致的手工制作技艺,千百年来被勤劳的土家人一直延传至今。让实情实景的造纸坊在云舍村自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土家人“云舍造纸,蔡伦为师”的手工造纸工艺已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走出作坊,又见一老奶奶在家门口卖小吃,走近细看,得知这晶莹剔透如棕色豆腐的东西是冰粉。好奇心驱使我询问冰粉的制作原料,老奶奶热心地带我进屋,指着两只大匾箩里,圆圆的青色灯笼样的果子,我拿起一只,剥皮,咬一口,酸酸甜甜。老奶奶告诉我,这个野生果子要经过打浆、过滤、凝固做出冰粉,冰冻后的冰粉才好吃,有消暑降火的功效。确实,爽滑冰凉的口感,加上红糖花生碎的香甜,不仅让味蕾绽放,下肚后的清凉惬意,使得整个人瞬间舒坦起来。纯手工、原汁原味的冰粉,在市面上已颇为少见。
来到了村溪上游,一汪碧绿的潭水映入眼帘,湖面如宝石般静谧深邃,烟气漂浮。当地老百姓说,此潭名为神龙潭,深不可测,每遇天旱,潭中会忽然涌出大水,蔚为壮观,而每遇久雨,潭中水面会下沉,呈倒流之势。神奇之说非空穴来风,历史早有记载,《贵州通志》曰:“云舍泉在(铜仁府城)省溪北十里。岁旱,祈祷即雨。”
绕过神龙潭,跟随村寨环线的路牌提示,来到了迷宫一般的云舍村古建筑群。这是明清时期的土家筒子屋,翘角青瓦的屋顶,气势恢宏,外墙蓝色的格栅窗棂古朴自然。站在通透的天井里环顾,吊脚楼上的雕花栏杆,造型繁多,有万字格、福寿图、花卉、动物、水果等,虽经岁月的磨砺,黢黑破损,但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筒子屋内部的构造亦巧妙精湛,让人叹服。
移步换景中,各式民族风情馆一一呈现眼前。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文化,体现了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祀方式,风情浓郁的土家婚俗馆,采用蜡像人物再现,喜庆直观。还有载歌载舞的金钱杆,摆手舞等等,无不彰显了土家族人的勤劳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如今,漫长岁月的变迁中,云舍土家族依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难怪这里被人们赞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2014年又被国家住建部和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被云雾笼罩的云舍村,背倚缥缈巍峨的梵净山,怀拥奇妙深邃的神龙潭,与风景如画的太平河相依相偎,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土家族人在超然物外的胜境中,安静、平和、静谧地世代生活着。淳朴的民风,安居的生活,悠久的历史,都印证着这个古老村庄神秘而辉煌的过往和幸福美满的明天。
云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