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调研 重融合 强队伍
——乌当区政协“三管齐下”创新推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陈丽华
近年来,乌当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实调研、重融合、强队伍”三管齐下,切实推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活起来、实起来,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奋进新征程、助力“强省会”汇聚政协智慧、贡献政协力量。
■实调研,信息“含金量”更足
强组织、建机制,选题求精。成立“主席领衔、班子成员参与,办公室负责、各委办配合”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领导小组,主席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制定《乌当区政协关于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乌当区政协宣传信息工作制度(试行)》等,明晰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各委办及政协委员的工作职责,做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对信息报送审核程序作出规范,要求严把社情民意信息真实关、政策关、审签关,引导委员、机关干部和特约信息员从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政协提案及广大群众反映的意见中筛选题目,找准工作方向。信息重要选题由办公室先初审把关、了解情况,再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认真研判。对具有重大影响、长远意义的选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安排专人对信息进行完善和提升。
借外势、聚合力,选题求准。立足乌当实际、本地民生准确选取需要反映的问题。对涉及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的问题,积极争取更高层面的专业性指导,向上借力、聚合外力,努力提升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对专业性较强的信息,向多部门、多方面征求意见,深入开展调研,确保提出的意见建议既符合民情,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在撰写《关于加快推进振华新天电子元器件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乌当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建议》的过程中,多次征求中国振华集团、国药器械贵州公司及区发改等部门意见建议后,经多次修改、反复打磨形成的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市政协全会大会发言,推动有关问题得到解决。
挖成果、重转化,选题求效。重视对调研成果的再梳理、再提升,充分运用已有的调研成果,转变角度、转换切口,从中发现和提炼新的价值。在连续两年深入辖区61家委员企业开展大走访暨服务重点企业“三送三员”活动的基础上,向省、市政协及区委报送助推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有关信息和情况汇报等,得到省政协、市政协、区委主要领导签批肯定,为乌当区在2022年全省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和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列全省各县(区、市)第二名做出了政协贡献。《关于进一步加快地铁3号线终点洛湾站周边交通路网建设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中肯建议,以《政协专报》呈报区委、区政府,得到区委主要领导批转相关部门抓好落实。
■重融合,信息“闪光点”更亮
与履职平台融合,确保“真实性”。依托委员联络组、“委员之家”“委员驿站”等协商议事平台,积极推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与“院坝协商”“社区协商”“书香政协”等委员履职平台有机结合。指导信息反映人结合履职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调研,摸实情、察民意,说真话、建诤言。在分析问题时,用数据、事例佐证,使每一篇社情民意信息都更接地气,更真实反映民生诉求。
与日常工作融合,确保“可研性”。始终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区政协常委会议、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干部职工会上作为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与各委办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积极推动专委会利用视察调研、专题协商、界别活动等形式收集整理意见,形成有针对性的社情民意信息。坚持将信息收集报送贯穿于提案征集办理全过程,从中提炼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坚持从协商议政的意见建议中发现信息亮点,整理完善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二次会议期间,委员议政建言形成的5个方面50余条意见建议呈报区委、区政府,得到主要领导签批,有力推动相关工作落实。
与委员履职融合,确保“可行性”。坚持为委员提供履职条件,引导委员在进乡(镇、街道)活动、界别活动、课题调研过程中收集群众意见,从中发现信息线索,带头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主力军。通过扎实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不断拓宽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从干部群众意愿共识出发提出问题建议,提高社情民意信息意见建议的针对性、可行性。近两年来,共收集反映基层民生相关社情民意信息50余条,及时转相关职能部门参阅,切实发挥“下情上传”作用。
■强队伍,信息“精准度”更高
抓示范、壮队伍,突出引领性。区政协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实行政协全机关、各界别、各党派、各委员企业、各乡(镇、街道)委员联络组“全员办信息”工作模式;以乡(镇、街道)委员联络组特邀信息员为支撑,建立乡(镇、街道)联络员、驻村第一书记、优秀村组干部等扎根一线的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从不同角度收集和反映不同界别、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建议和诉求。
抓培训、强队伍,突出全覆盖。近年来,区政协组织全区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先后赴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参加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专门设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相关课程。今年,分两期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117人赴浙江大学参加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先后组织政协委员、特约信息员到浙江、山东、甘肃等地学习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同时,拓展线上培训,通过政协机关工作群、委员学习群、信息员联络群等,及时分享社情民意信息知识和各级各地政协社情民意信息优秀案例,开展线上交流学习。
抓闭环、活队伍,突出激励机制。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反馈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委员联络服务中心建立工作台账,与区委办、区政府办及省、市政协保持密切沟通,认真研究、积极配合有关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及时向委员和信息员反馈社情民意信息有关问题落实情况,力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召开宣传思想及社情民意信息推进会,邀请骨干信息员分享工作体会,通过交流讨论,既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又开阔拟写信息思路。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在区政协全会期间通报表彰履职优秀的政协委员,增强荣誉感和成就感。
“下一步,区政协将继续强基础、补短板、抓弱项,添举措、促创新、抓落实,进一步提升反映问题的高度、拓展分析问题的深度、优化解决问题的精度,力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