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起来 活起来 实起来
——省社会主义学院以“三个起来”深化统一战线课程改革
□左秀微
今年以来,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按照“新时代全省统战工作在全国走前列”要求,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省级社院”目标,聚焦教学科研主职主业,以大力深化统一战线课程改革为抓手,以着眼“三个起来”为药方,以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为总要求,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为新时代全省统战工作在全国走前列注入“强心剂”,为建设全国一流省级社院注入“兴奋剂”,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注入“催化剂”。
■做好系统谋划,深化改革统起来
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抽选精兵强将充实办公,负责统筹、协调、谋划、推进、调度等日常工作。
健全课改制度。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明确指导思想、改革方向、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具体措施、服务保障等,规范课改流程,筑牢制度保障,夯实课改基础。
制定课改方案。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工作计划、责任分工、措施保障等;发布有关通知,明确项目方向、申报要求、成果验收、项目管理等,其中项目选题涉及政治素质提升、互动体验学习、课改特色、社院自身建设“四大模块”20余个小项,全方位彰显时代特征、贵州特色、统战特点。
■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改革活起来
畅通渠道。搭建行政人员和教师相互转化的通道,结合全体人员的素质特点和个人兴趣,让愿意从事教学工作的行政人员有机会上讲台,让喜欢从事行政工作的教师也有尝试行政工作的机会,最大限度挖掘全院的教学力量,为课改工作夯实人才基础,筑牢人才保障。
强化合作。以“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室”为纽带,以与兄弟省级社院、省直科研机构、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载体,开通内外联合搞课改的“直通车”,推进课改工作与市(州)、县(区)社院和省直高校等合作,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促进课改工作向好向实发展。
整合资源。将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充分彰显“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的课改特点,形成“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学员有收获”的统战课程开发新格局,彻底铲除教研脱节、教研“两张皮”现象,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汇聚力量。
■实现重点突破,深化改革实起来
高站位,把方向,围绕学用结合抓课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社院姓社”、强化统战特色、突出学用结合为课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统一战线课程改革,推进统一战线课程实现“四个融入”,即:融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任务中、融入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中、融入全国社院工作体系中、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政治、统战理论讲政策、贵州特色讲品牌、阳明心学讲文化的“四讲”课程模块。
盯要害,改技巧,聚焦教学方式抓课改。聚焦十二类统战对象的培训需求,加强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研究,综合运用讲授式、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按照“较高水平、地方特色、典型意义”的标准和要求,规划建设“红色文化洗礼、多党合作熏陶、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以化屋村、毕节同心展览馆、海雀村等统一战线助力毕节改革发展实践教学基地,以乌当区偏坡乡布依族村寨民族团结进步村实践教学基地,以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红色教育基地,以修文阳明文化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地,以贵阳大数据博览中心、平塘天眼等新时代高科技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五大基地”体验式课程。开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重温百年统战史中的经典故事》《贵州阳明文化》《政治协商会议实践演练》《贵州全力推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实践探索——以阿妹戚托小镇打造交融互嵌典型为例》等互动式课程。
挖特色,展亮点,咬定品牌课程抓课改。以凝聚政治共识为教育培训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室”作用,依托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政治优势,结合贵州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多彩和谐的民族文化等独有资源,整合资源力量,研发打造系列课程,构建彰显贵州特色、体现贵州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的核心课程体系。通过与市(州)、县(区)社院合作,开发《统一战线参与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长征与遵义会议》《黎平会议》《多姿多彩贵州民族文化是宝贝》等特色课程,并逐渐登上讲台,得到学员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