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工业增长“牛鼻子” 提出协商议政“金点子”
——台江县政协助力经开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记事
数据看发展
一季度
台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3.8亿元
同比增长5.1%
增速排黔东南州第1位
二季度
台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7亿元
同比增长7.7%
增速排全省第4位,黔东南州第1位
□本报通讯员 杨 阳
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是拉动台江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掌好经济发展“火车头”,全力搞好服务保障,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上半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49亿元,同比增长29.68%;工业增加值完成7.75亿元,同比增长28.83%,实现税收1.29亿元。开发区规模以上主导产业企业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1.95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86%。台江县政协按照“党委政府决策到哪里,政协协商就跟进哪里”的要求,抓住工业增长“牛鼻子”,围绕“壮大开发区主导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积极开展视察协商工作,为培育壮大开发区主导产业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助力发展的“金点子”。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培育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把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作为台江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重点谋划推进。县政协按照县党代会和县人代会提出工业强县战略,把“壮大开发区主导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县政协2023年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围绕“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作为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来制定协商计划。同时,为确保政协协商取得良好效果,年初开始,县政协及时拟定详细视察方案,组建视察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牵头,分管副主席亲自抓,农经委具体负责,讨论研究协商主题和重点内容,视察时间和调研对象。7月初,组织工商界和经济界20位委员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培育问题,深入相关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及部分企业进行视察调研,了解县营商环境、企业生产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提出意见建议,助力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
今年初,为全面抓好台江县重点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县政协领导班子按照县委要求,分别深入台江经济开发区联系重点企业开展节后复工复产督导调度,确保重点企业在春节后第一时间复工复产达产,为全县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稳、开门红”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县政协领导班子积极落实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包保服务企业视察,搞好助企纾困相关政策宣传,及时协调解决企业木材供应、园区燃气指标申报、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同时,协商解决资金问题。半年以来,协调工信、环保、财政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20万元;指导7家企业申报并进入中小企业信贷通项目库,享受信贷通政策;4家企业获得“创新型”中小企业认证。同时积极协调专项资金拨付和县级奖补政策兑现,拨付兑现重点企业奖补资金约3000万元。
台江县采取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规上企业、部门包保企业、科级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等方式,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保姆式”服务,促进开发区工业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拉动台江经济的主力军。县政协通过专题调研发现,台江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道路、供气保障和融资、木材供应等。针对困难和问题,县政协高度重视,在6月21日召开的常委会议上协商讨论“壮大开发区主导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会上,政协委员和部门相关负责人结合调研实际提出了多项意见建议,县政协办公室梳理出五条具有建设性的协商意见建议报县委、县政府参考:一是以目标任务为导向,推动台江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好产业项目服务,推动延链补链强链;三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发展;四是抓好开发区要素保障,不断提升工业综合能力;五是抓好“筑巢引凤”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台江县咬住目标不松劲,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交出了满意的答卷。2023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3.8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排黔东南州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增速全州第3位,顺利实现了“开门稳”。第二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7亿元,增长7.7%,增速全省第4位,全州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有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提速”的目标。
县政协常委、县工信局局长龙运红信心满满地说:“上半年,县政协助力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抓实产能提升、招商服务、企业培育、效能服务四项措施,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争创佳绩,为推动台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