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361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7-20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赵素娥


  近段时间,拜读了汪中求先生撰写的《细节决定成败》,深有感触。该书从表面来看,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精细化问题的书,似乎与我们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实际上,全书从理论上阐述了细节的定义,解释了什么是细节,怎样做好细节,并将细节上升为一种理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在封面上引用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的一句话。细细读过后,感悟良多,作为政协工作者,我觉得这是一本必读的书。这本书不仅倡导了一种人生理念,更提示了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的哲理。

  读了这本书,你会感受到,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需要一种新的人生理念。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且还需要少一分毛糙和浮躁,多一分执着和专注。小中见大,细中见精。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也有部分人总不屑一顾事物的细节,太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殊不知,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是在做一些小事。假如每个人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差不多”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有的人学习上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有的人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应付了事;有的人生活中粗心大意、随意邋遢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差不多”心态在作祟。

  “差不多”心态看似没有什么大碍,如果若干个小的“差不多”,集中起来就会导致“差很多”!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上错一点、下错一片,长期下去,对工作不利、对自身成长不利、对单位整体发展也不利。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接受“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一现实的人生理念,才能调整心态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作为机关工作者,必须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把“严、细、实”要求贯穿办文、办会、办事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自觉杜绝“差不多”,最大限度追求工作质效。

  读了这本书,你会感受到,既定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种精益求精、不折不扣执行的工作作风。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这让我们时常反思,是我们没有宏大美好的理想,还是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其实,在推进既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缺乏从细致入手的工作作风。我们每做一件事,如果把握好了每个环节,把每一个细节都经营完美,那么,结果的完美必然是水到渠成。

  “细节决定成败”其实是一个很朴素而且操作简单的道理,只是人们在实践中往往太容易忽略一个又一个看来微不足道、实际上却影响全局的细节,才使得本来可以预期的成功由于在细节上存在诸多疏漏而归于失败,这样的教训我们应当时刻谨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前人对不遵循“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规律而导致失败的生动总结。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他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并且不折不扣地执行。

  俗话说得好,愚者赚今朝,智者赚明天。工作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其实,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个科学合理做好长期计划的问题。当然,光有长期计划还不够,还要善于将其具体化、阶段化,也就是要有短安排,从细从实,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的目标,计划好今天要完成的事情。不管是长计划还是短安排,都要立即行动、马上就办,将工作落到实处,否则,所有计划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只有做到了长计划、短安排,才能真正实现有序、有效;也只有把“立即做”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才能如期高效完成既定工作。

  读了这本书,你会感受到,良好的工作节奏,还需要将细节落实到实践。无论做人做事,都应当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自觉长期坚持。细节的积累就是学习,就是生活,就是工作,就是我们的每一天。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一个个小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都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细节。“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对于工作中的细节决不能仅仅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应在实际的工作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所谓“日清月结”原本是一个财务术语,运用到工作当中,就是要“今日事,今日毕”,每过一段时间就及时“回头看”,检查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确保任务不拖延、事情不遗漏。如果今日事明日做,那一定是“日日待明日,明日何其多”,工作就永远拎不清、无章法、效果差。如果责任心不强,工作没有规划目标,任务稍重一点,就有畏难情绪,找理由拖延,觉得今天做不完的,明天还可以接着做。殊不知今天的事情做不完,明天的事情也会做不完,“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在拖延中自己并不快乐,反而会累积许多压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自信心下降。

  所谓“有条不紊”,就是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打乱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好习惯,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就现在的工作而言,很多单位都存在人少事多的现状,如果缺乏条理性,工作就会在忙乱中造成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现象。

  总之,做好日清月结,做到“有条不紊”,就是要求我们统筹规划、有条不紊,不轻视怠慢眼前和当下的工作,把今天该做的做好,把明天要做的计划好、准备好,努力做到事不过夜、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地应对繁杂工作。

  与书为友,书香为伴。在书中,文字牵着我们的思想升华;在书中,文字教导我们做人道理;在书中,文字引领我们解锁工作密码……


(作者系瓮安县政协秘书长)


4748-3-4-汪中求老师撰写的《.jpg

《细节决定成败》

汪中求  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