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自媒体直播后 博物馆如何吸引更多观众
□陈履生
近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参观须知”和“禁止携带物品目录”,禁止自媒体直播,禁止营地车、露营用品等入内,这是新时代博物馆有效管理的必要规章,也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应对。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博物馆在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现实问题,如自媒体在博物馆中的直播问题,就是前所未有。虽然这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范围很广,影响很大,但客观分析,手机直播的巨大社会影响,正反皆有,而在某些方面负面影响还更为突出。
须知,类似博物馆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公共性是首要的,要以为大多数公众服务为前提,而不是满足少数人的要求。即使是在世界多元化的当下,博物馆的公共性也是一个基本立场,不能因小失大,不能为了满足少数人的需求或爱好而忽视了公众的利益。试想,在安静的展厅中,当观众在静静地欣赏文物和艺术品的时候,旁边直播的拍摄、讲解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对观众造成打扰,这种对观众体验感的破坏实际上也是对博物馆的伤害。此外,自拍杆、直播架等设备出现在博物馆中除了可能破坏博物馆的整体氛围,更有可能伤及展品。
更重要的是,这种直播的主播对于历史文物知识的把握往往不够专业,在理解和认识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目前已有的案例来看,有的主播甚至利用一些影视剧或者宫斗戏来解释故宫的文物,或者用一些道听途说未经证实的故事来炒作话题,吸引流量。这些直播内容在网上广泛传播,然而,并非所有公众都能对其真实性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会误导公众获得不正确的历史解读或审美认知,更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历史文化审美教育。
博物馆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博物馆专家们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而不能任凭自媒体主播一时兴起的自说自话,或不负责任的凭空捏造。博物馆的专业性是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像故宫这样的文博单位不管是藏品还是展览都有丰富的内容,专业上的分门别类清清楚楚,不同部门有不同的专家,即使是权威专家也难以解读所有门类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这就是专业性的特质,也是故宫这类博物馆的官方媒体传播被公众所信任的基础所在。尽管人们或许是以将信将疑、听个乐子的态度来看待目前良莠不齐的自媒体传播,但如果长期缺乏甄别、阐释、厘清机制,必然会影响到博物馆官方媒体的可信度,进而影响到文博机构在公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如何强化博物馆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故宫发布“参观须知”禁止自媒体直播,实际上也对文博单位抛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并非一禁了之那么简单,而是要有相应的积极措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官方媒体职责,比如要全面而多样地介绍馆藏文物,尤其是要特别注重介绍正在展出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辅导或引导观众正确观展。这种权威的介绍并非一定要是那种“官方”的一本正经。现在很多文博机构在官方网站或媒体平台上的介绍比较简单,文字生硬平淡,缺乏生动性和故事性,没有将一些丰富的内容融入到公众的话语体系之中,活不起来。基于此,文博机构各自的官方媒体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目前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或个人媒体的直播,让官方媒体平台“活起来”,带动更多的人从社会和公众的角度出发去发掘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相关知识和审美内涵,这就对文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文博单位花力气下功夫去研究,去突破。
纵观过去数十年我国文博事业发展,文博单位在利用媒体扩展与公众的联系方面是一个软肋——虽然都知道利用媒体,却不懂得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媒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博单位应该向一些优秀的自媒体人学习,学习他们紧跟时代的节奏,学习他们的想方设法和积极创新,以及学习他们在传播中更多的自由度等。显然,文博单位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尝试用多样的方式来推动和扩展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如果不能很好地、有效地解决与公众之间联系的问题,那仅仅简单地禁止直播显然还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
总之,故宫禁止自媒体直播,禁止商业性拍摄等举措,是博物馆回归本体的一种努力,也表现出反思近年来有些公众博物馆出现过度商业化的积极态度。故宫是在中国的博物馆体系中具有晴雨表地位的机构,其在文博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示范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希望通过故宫禁止自媒体直播之事,启示和提醒更多的博物馆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连接社会和公众,更好地运用各种媒体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丰富藏品和展览,更好地发挥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服务公众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坐在殿堂,静待来客。同时,基于目前中国博物馆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也希望社会和公众能够给博物馆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如何放下职业身段,消除专业隔阂,让躺着的历史“活”起来,让深奥的科学“动”起来,让珍藏的艺术瑰宝、文化遗产为更多人所了解,是博物馆拉近与公众距离的现实课题。期待新时代下的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有更多新举措,得到更多公众的支持,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显现出它在城市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显现出历史文化与社会和公众之间联系的特殊性。
(作者系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