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340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6-13

丹巴,我的灵魂宿地


□曾  龙


  当丹巴挺拔的碉楼与连片的藏寨映入眼帘,我知道我的心灵早已历经过无数遍召唤。

  走过人生跌宕起伏的人们,应该都有一个心中的远方,或慕名已久,或已心有所属,抑或变成了心中的寄托,抑或只是钟情于山水的一种情怀,那是内心的精神所在。有时一方田园,就是一份心境;有时一盏清茶,便是一段光阴。于我而言,这个地方就是丹巴。

  川西是全国风景最迷人、最富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对于爱好山水的人来说,是个世外桃源。那里不仅仅有皑皑的雪山,金黄的草甸,蓝莹莹的天空,清澈的河流,纯净的海子,斑斓的彩林,安静的寺庙和多彩的民居,而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文化在那里交流,长江黄河文明在那里融合。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出了神秘古朴的藏、羌、彝等民族风情;数亿年的地质运动,又造就了瑰丽险峻的巴蜀风光。丹巴是川西的一个县级市,是我与川西的邂逅中最深的记忆。我喜欢漫步于丹巴时的惬意,喜欢藏民脸颊上挂满的纯朴,喜欢听大渡河的奔腾,喜欢这里连绵的大山,它有一种能够让我倚靠的厚实。

  丹巴的第一站,我选择了前往梭坡藏寨古碉群。因为没有车直达,我从上午便开始徒步。一路上,顶着烈日,只有奔腾的河流伴随我的脚步声,谱出心灵朝圣的律曲。宽阔的公路上,车少得可怜,仅我一人,愿用这种独自拷问般的苦行去撕开我内心的汹涌。在这雄伟的高山面前,我知道,我仅是一颗孤独的、等待去播种的种子。

  初入梭坡藏寨古碉群,无论是绿海中撒满的花朵,还是满山果子的点缀,都会让心灵被一种难以言语的平静所捕获。山坡上,一座座雪白的藏寨漫缀如雪莲,然而,夺走我所有神思的还是那一座座如笋尖冒出山林的碉楼。无论是曾在照片上被它独特的魅力所吸引,还是如今又为它现于眼前雄伟的壮丽而震撼,像拨动于历史丛林中的神秘身影,都让人想疾步追赶,一窥它的真容。

  现仅能参观的碉楼只有一座快近千年的老宅。难以想象,里面逼仄的空间竟可以俱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一根根划出阶梯状的木头,则是连接上下空间的楼梯。

  登上碉楼,视野极为辽阔。尽可在想象中把世界比作一张白纸,而大自然则如一支神笔,倏然便画出远处壮丽的峡谷与河流、散落如星辰的藏寨和碉楼。梭坡藏寨古碉群不像别处的景点般充斥着游人的喧哗,也没有被过多商业气息侵蚀,仅有一个中年男人在他的祖寨里兼做导游。

  从高处隔河相望,便可见对面散落的碉楼和藏寨,如一个个精灵般披着嫩绿的衣裳,煞是可爱。而远处的雪山,庄严的像一位伫立在大地上的旗手,正召唤着山谷间的河流去奔腾远方的赞歌。

  夜宿甲居,独特的藏族气息和主人家的友好让我颇感欣喜。漫着步子,穿梭于藏寨间的小径,无论是近看,那挂满火焰的樱桃树,还是远观,那如雪花落在绿波中的藏寨,都如摇曳在风中的麦子般,被岁月数着颗粒。

  闲适,深陷在每一个藏族老人的眼眶里,凝视成了一种无声的言语。我不知道,在这每一片脉络清晰的叶上、每一丝颤抖着芬芳的花蕊中,是否就藏着甲居最细微而完整的静美。偶尔,会有擦肩而过的甲居女子,在石阶上留下曼妙的倩影,更为这美好的地方增添了令人心动的余韵。

  漫步途中,遇见一位藏族老奶奶,执意要带我去她家买核桃,带着一丝可爱的自豪气:“这些核桃都是我捡的呢。”步入她家,发现她家的院子竟然直面着壮丽的河山。每日枕着山河入眠,拥着日月而醒,生活如此,好不惬意,令人艳羡。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闲暇之时,暂让凡尘顿远,走出生活的束缚,用淡泊之心去探寻自然山水,用安然态度去葱茏流失的时光,在世外桃源中找到一份宁静——丹巴,我的灵魂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