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西部协作共建共富样板
——丹寨县政协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工作记事
□周仕玉
“通过联党建,我们在党的建设上开阔了眼界,不断提升了创新能力,下一步还要加大与广东南海区大沥镇结对社区的党建联动力度,不断推动烧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村支书杨秀贤介绍说。
自2022年11月南海区大沥镇·丹寨县兴仁镇开展共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试点启动以来,两地采取“联党建、联产业、联人才、联文化、联就业”的“五联”模式,积极探索以党建统领共建共富发展有效路径,推动形成了粤黔两镇由“发展型”向“共富型”协调发展模式,培育打造了东部强镇对接帮扶西部弱镇实现共富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如何借势发力,发挥政协优势,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县政协主席、县共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试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长袁碧华对全县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提出了要求:“要发挥政协特色优势,持续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携手团结奋进,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外出考察学习,县政协在《关于丹寨县政协外出学习考察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的情况报告》中,提出充分抓住大沥镇和兴仁镇结对机遇,通过大沥镇社区包村、企业包组、干部职工包户的模式来推动、打造以摆泥村和烧茶村为示范点的共同富裕示范村的建议,引起县委高度重视,在县委的领导和县东西部协作专班的支持下,共建共同富裕试点的提议得到了南海区的认可。
“立足兴仁镇农特产品资源禀赋,大沥镇与兴仁镇签订了《2023-2025年农特产品消费合作协议》,每年帮助销售兴仁镇农特产品不低于250万元,共计75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特产品的发展。”兴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韦燏说。
“通过东西部结对帮扶,今年南海区大沥镇万居乐门窗有限公司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岗位,让我安心务工,还能拿到就业补贴,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兴仁镇在南海区务工人员莫向才介绍道。
如何在共同富裕试点建设上贡献政协力量,推动实现“打造东部强镇对接帮扶西部弱镇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目标,县政协又在开展跨区域协商上进行指导,促成了政协大沥镇工作委员会和兴仁镇政协联络组签订了“开展跨区协商·共促共同富裕的框架协议”。
“通过签订跨区协商协议,共建共同富裕的力量将越来越大,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将越来越多。”兴仁镇党委副书记姚茂杰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两地已探索建立了“南丹先锋·共富联盟”飞地党建品牌、“大沥企业+兴仁基地”“大沥市场+兴仁产品”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领导干部互派“东才西用”“西才东育”机制、劳务协作机制等,累计联合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4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86个,启动拓展建设大沥镇生态农林产品、林特产品供给等基地8个,领导班子开展互访交流50余人次,精准向兴仁镇劳动力推荐就业岗位500余人次。
“下一步,县共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试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兴仁镇要主动谋划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并列出清单,争取立项实施。”袁碧华强调,县政协要充分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参与共建共同富裕工作,加强与南海区政协的对接交流,积极争取南海区政协及政协委员的支持,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