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295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3-17

“人才引进不唯学历”彰显正确用人导向


□杨朝清


  近日,甘肃白银市景泰县公示了2022年度部分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拟聘用人员名单,引发关注。有网友对部分拟聘人员学历较低、有人已毕业多年、是否存在“萝卜招聘”等产生质疑。景泰县官方回应称,这次招聘是严格按照市人才办2021年31号文件规定组织开展的,有人在面试成绩公布后放弃了应聘资格。(3月15日“极目新闻”)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大都是来自“双一流”、985和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甚至包括海外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这一次,人才引进拟聘人员中有多位非应届毕业生,绝大多数是本科生,只有一名硕士研究生,且毕业院校大都很普通,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联想和揣测。

  事业单位有编制、福利待遇好,是一些人羡慕的“香饽饽”,但这次人才引进拟聘者的学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光鲜。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社会信任的缺失,让一些网友产生了“萝卜招聘”的质疑——为了让某些人顺利过关,是否存在人为降低门槛的“萝卜招聘”?是否存在“暗箱操作”?

  从规则和程序的角度上来说,这次人才引进没有限定毕业年限和院校无可非议。一方面,打破“血统论”“出身论”,破除“唯名校”“唯学历”,契合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内核,有助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另一方面,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会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罔顾自身实际一味抬高用人门槛,很可能会导致用人单位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就业市场中,不同用人单位的生存生态也存在不同:集聚着更多机会和资源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的单位,有条件、有底气在趋之若鹜的求职者中“优中选优”;相反的是,西部偏远城市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对求职者的吸引力相对较弱,这就得降低学历门槛以吸纳更多愿意扎根基层的有志青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提升地方竞争力的战略性力量。学历不等于能力,本科生乃至大专生同样可以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基层广阔天地里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就业关系到民生,“人才引进不唯学历”积极回应公众关切,显然可圈可点。只有经得起质疑,人才引进才会更有公信力。在确保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打破“唯名校”“唯学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学历“高消费”现象,也有助于让更多人才找到契合自身价值实现的通道。不论是对用人单位而言还是对求职者来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与其好高骛远,还不如做出最契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