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281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中国的精神 民族的脊梁


——读《报国:诗画共和国功勋科学家》


□黎  坚


  《报国:诗画共和国功勋科学家》是被誉为“中国科学诗人”的郭曰方和青年画家杨华联袂完成的诗画集。书中收录了五十三首长诗,讴歌了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们的光辉事迹。此诗集于我而言是一次精神洗礼与一场视觉盛宴,令我感触最深刻的,是书中体现出来的“真、新、情”。

  “真”即真实,作者用诗歌的形式真实再现了中国功勋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与奉献精神。作者秉承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主张的“写文章必须说真话,不说假话”的求真精神,经过严谨的考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中国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在《共和国的功勋章上,镌刻着你们的杰出贡献——献给于敏》这首诗中,作者用沉甸而厚重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敬爱的于敏先生在生前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成功付出的艰辛,又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在那个特殊的困难时期,我们的科学家是如何就着一盘咸菜和一碗肉丝面托起了祖国人民的重托的。书中的每一首诗都真实记录着科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更是将他们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学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表现得酣畅淋漓。

  “新”即创新,此书最大的新意在于,作者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事迹写成诗,并与画完美地结合。先说诗,作者创建的科学诗体自成一派,他的诗歌语言精练、自然流畅,情感充沛,深受读者的喜爱。再说“画”,书中五十三位杰出科学家的画像是由青年画家杨华所创作。她创作的这些科学家肖像,突破了中国绘画的传统形式,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精髓,不但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还突出了科学家们饱满的精神面貌,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说到诗与画的结合,苏轼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有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意为诗画本质是一体的。从古至今,古诗与国画一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但在当下,一些作品显得新意不足,而此书的科学诗体与水墨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相结合却是难得一见,足以见得作者的用心。

  “情”即情深义重,书中的每一句诗都蕴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他将对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们的敬慕之情、感怀之念淋漓尽致地融入到了字里行间。在歌颂陈允芳先生时,他写道:“您的光辉业绩,您的崇高精神,您的人格魅力,您的慈祥笑容,犹如灿烂耀眼的星座,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在缅怀王选先生时,他悲切地吟哦:“您可听见,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汇成的响亮音符,山呼海啸般席卷着祖国大地。王选,一路走好。”不难看出,作者对科学家们的敬仰之情与追怀之意溢于言表,若不是情之所至,是万万写不出如此情真意切的诗句的。最是深情动人心,读过此书之人,无不被这些科学家们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

  《报国:诗画共和国功勋科学家》是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谱写的华美乐章,书中的每一首诗都值得我辈传诵。因为,他们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是中国的精神、民族的脊梁,是他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为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贡献了毕生,是他们撑起了中国的强国之梦。



4668-3-4.jpg

《报国:诗画共和国功勋科学家》

郭曰方  著

杨  华  绘画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