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26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新时代 新使命 新担当 新作为


贵阳市区(市、县)政协以高质量履职助力“强省会”行动



云岩区政协

“六步工作法”架起党群“连心桥


  2022年,云岩区政协紧扣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这个工作中心,以“党建引领共创美好家园,社区协商促进基层治理”为主线,探索出“协商议事六步工作法”(即收集议题、确定议题、商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民主监督),架起党群“连心桥”,为助力民生改善、助推基层治理展现了政协作为、作出了政协贡献。

  加大“社区协商”力度。争取印发《中共云岩区委关于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深化“社区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社区协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和议事程序。目前,全区18个街道(镇)建立了政协委员联络组,162个社区(村)设立了协商议事室,实现“社区协商”机构全覆盖。

  拓展“社区协商”深度。积极探索“1+6+N”“社区协商”参与主体模式,并在每个协商议事机构设置意见收集小组、意见协商小组、意见反馈小组、民主监督小组等4个功能性小组,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社区协商”基层民主协商体系。

  延伸“社区协商”广度。创新搭建“云上好商量”平台用于收集居民意见,进一步破解协商主体因特殊原因不能线下参会的实际问题。2022年以来,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0余件,为区委、区政府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


南明区政协

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2年,南明区政协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履职有力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强基,提质增效步伐更加坚定。制定《关于加强政协上下联动协商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工作方案》等13项规章制度,有效提升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是坚持深耕主责、精笃主业,协商机构作用更加凸显。对50余项相关工作开展调研视察,形成《新形势下南明区侨务工作的主席会议建议案》等8件调研报告;举办“政协委员进村寨话新风”等10余次专题协商座谈会,为相关工作把脉问诊、精准献策;成立经济建设等5个委员智库,聘请48名智库成员,为南明区重点工作提供“政协方案”;创建“南”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开展30余场“社区协商”活动,得到省、市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履职担当作为更加有力。组织全区140余名委员、32名机关干部参与抗疫工作,捐款捐物达42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书写政协“抗疫答卷”;围绕中医院建设、回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宝福山片区排水综合整治等开展民主监督,帮助职能部门提升工作质效;发动委员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等13篇社情民意信息,助推民生改善。


花溪区政协

提质增效助推“强省会”


  2022年,花溪区政协坚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政协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中心大局奋力助推。认真制定年度协商与监督计划,召开常委会4次,开展常委会专题视察协商7次,协商讨论全区重点工作38项,开展主席会专题视察协商5次,开展专委会专题协商16次,高质量撰写调研报告14篇,其中2篇得到区委批示肯定。

  紧盯区委交办工作全力助推。开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视察协商5次,专题调度5次;开展“走访委员企业,服务市场主体”活动;召开法检两长座谈会;不断打响“贵人服务·溪心办”营商环境品牌;赴外开展招商引资,招引项目3个;召开推动“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交流座谈会;倡导全区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捐赠物资34万余元。

  紧盯经常性工作给力助推。审查立案129件提案,所有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持续开展“书香政协·委员履职大家讲”主题活动;编辑出版《图说花溪非遗》画册;打造溪北社区、学士社区“社区协商”示范点,建立“委员协商议事室”5个,开展“社区协商”活动15场(次),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个;投入基层民主协商经费24.6万元,协调投入智力支边项目资金80万元。


乌当区政协

“三三制”探索社区协商议事新机制


  2022年,乌当区政协探索创新社区协商“三三”工作机制,全力推动“社区协商”在乌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种模式”聚焦“小切口、大民生”,商成群众关心事。探索创新“问题导向”“资源整合”“同频共振”三种协商模式,促进社区协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开花。东风镇云锦尚城社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促进社区居民就业66人,实现社区入股分成16万余元;新光路街道新光社区“一区一厂一阵地一舞台”多元协商机制帮助化解矛盾纠纷8件,支持4家企业融资500万元;观溪路街道金江苑社区“131+N”工作法助力11项重要民生项目稳步推进。

  “三个下沉”聚力“小平台、大协商”,商成群众关切事。建立“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下沉乡(镇、街道)蹲点指导、专委会下沉委员联络组具体指导、政协委员下沉村(居)全员参与”的“三个下沉”机制,8名领导班子成员、4个专委会、13名驻区市政协委员、176名区政协委员共同密织社区协商网络,压实社区协商主体责任。

  “三位一体”聚集“小协商、大活动”,商成群众关注事。用好“区政协协商议事会、乡(镇、街道)委员联络组协商议事室、村(居)协商议事站”“三位一体”协商平台,实现基层协商在全区各乡(镇、街道)、村(居)全覆盖。全年全区共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00余场次,帮助化解群众矛盾纠纷408起,解决实际困难962个。


白云区政协

“同心协商”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区建设


  2022年,白云区政协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做好社区协商工作,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得实惠,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根据《贵阳市政协“社区协商”工作规则》,白云区政协多方征求意见,及时出台《白云区政协同心会客室“社区协商”工作细则(试行)》,结合区政协“品质白云·同心逐梦”五年行动,搭建“同心会客室·请你来协商”平台,探索形成“一主二亮三关四诊五有”工作法。区政协主席班子多次到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指导“社区协商”工作,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打造“社区协商”示范点5个,形成了白云“融·汇”社区协商文化,不断丰富和拓展了社区协商文化内涵和外延。全年白云区共建立社区协商街道阵地5个,社区阵地53个(其中:委员联络工作室34个,议事亭11所,议事长廊8处);《人民政协报》《贵州政协报》等各级新闻媒体聚焦报道白云区政协相关工作12次。

  随着“社区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同心会客室·请你来协商”平台的充分使用,政协委员与群众联系越加紧密,推动社区协商走进群众、贴近民意,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委员履职。在一协一商的过程中,夯实了政协基础工作,凝聚了各方共识,团结了人民群众,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观山湖区政协

准确把握新使命 全力展现新担当


  2022年,观山湖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发挥政治优势,强化政治意识适应新要求。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和政治建设统领作用,确保政协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强化三大职能,把准职能定位奋进新征程。政治协商更聚焦。聚焦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园区建设、托育服务等主题,通过专项监督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形成10余篇高质量报告得到党委、政府签批和采纳;民主监督更有效。以全体会议、常委会、协商式监督和专项视察监督提升政协监督实效,有效发挥察实情、聚共识、推落实的作用;参政议政更主动。主动投身全区“强省会”五年行动,利用好“五大抓手”高质量助推“四新”“四化”各项工作,在主要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扛起社会责任,为观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履职重心下沉,积极探索创新展现新形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六进”“五事”为抓手,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与党政中心工作、社会治理、民生关切深度融合,拓宽群众有序参与协商的平台。2022年,共搭建政协联络组、委员驿站等履职阵地20余个。


清镇市政协

“五个聚焦”汇聚发展“正能量”


  2022年,清镇市政协以“五个聚焦”为抓手,积极履职担当,奋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更多“正能量”。

  聚焦中心凝共识。坚持把迎接二十大、服务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中心任务,实施“委员大学习”“带头大宣讲”行动,组织开展各类型委员学习和专题宣讲37次,覆盖人群1800余人次,召开多形式政协委员座谈会40次,广泛凝聚共识。

  聚焦大局强协商。实施“领题大调研”行动,不断提高建言资政的深度、广度、精准度,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协商成果。2022年,完成17个协商课题,提出意见建议238条。

  聚焦提案提质效。开展“提案大提升”“监督大协作”行动,推进提案办理“三会三集中”和“四项监督”协同配合机制,全面提升工作质效。今年共审查立案142件,全部办理反馈,满意率达100%。

  聚焦民情连民心。实施“民意大收集”行动,按照“一季一主题”原则,积极征集重点社情民意,2022年共收集重点热点社情民意40余条,有效发挥了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

  聚焦民生助发展。开展“基层大走访”“志愿大服务”“品牌大建设”行动,打造“有事好商量·湖城议事会”基层协商平台,坚持“四事”分流、创新“五式”协商,开展社区协商和民主监督活动20余次,切实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0余个。在春节、“六一”及疫情期间组织募捐价值90余万元的生活物资和20余万元资金。


修文县政协

走好新时代“强省会”政协赶考之路


  2022年,修文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不断推动政协工作迈向新台阶。

  突出“政治性”。始终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政协委员更加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让忠诚核心成为政协履职底色。

  突出“协商性”。围绕“强省会”“八个强”重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专项视察调研6次,专项民主监督4次,形成履职报告10篇,发现问题35个,提出工作建议40余条,为助推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突出“人民性”。建立“五个一”基层协商工作机制,制定《修文县政协“基层协商”工作规则(试行)》,明确以“社区协商”“院坝协商”为主要形式的政协“基层协商”。2022年共开展协商活动10次,协调资金400余万元,解决民生实事40余个。

  突出“统战性”。在贵阳贵安疫情应急处置期间,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动员和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及广大政协委员参与抗疫,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助力社会发展稳定贡献了力量。在贵州省文史工作座谈会上作书面交流发言,开展双周集中学习和委员小组季度学习等做法得到与会领导充分认可。


息烽县政协

坚持“三个注重” 谱写政协履职新篇章


  2022年,息烽县政协坚持对标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强化政协履职,坚持“三个注重”,全面促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谱写了息烽政协履职新篇章。

  注重协商主体转变。围绕协商主题,按照“利益涉及到谁,就和谁商量”的原则,认真筛选协商主体,形成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凝聚共识的局面。如:组织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相关人员组成议事队伍进永阳街道,就群众关切的城市管理问题,深入开展专题协商,不断拓展协商参与面,使基层协商工作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

  注重履职效能提升。依托政协乡(镇、街道)联络组组长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的优势,结合乡(镇、街道)“大党委”研究解决辖区民生需求等问题,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小区,走近群众,通过协商议事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如:结合“文明城市巩固提升长效机制”等居民有需求、社会反响大的难题,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形成工作建议,及时跟踪督办,确保成果转化,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

  注重履职成果转化。坚持把协商成果转化作为协商履职重点,加强协商成果落实民主监督,及时跟踪督办,及时听取相关部门关于政协履职成果办理落实情况汇报。如:2022年以来,已解决停车难、环团圆山大道安全隐患等10余件民生实事。并探索建立成果转化回访机制,及时跟进巩固协商成果。


开阳县政协

坚持“四项举措” 努力建设实干政协


  2022年,开阳县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意见》精神,紧密结合开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一个“干”字,切实以全县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机制,搭建“干的平台”。建立地企恳谈工作机制,邀请党政主要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切实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凝聚发展共识;设置政协委员联络室、政协委员协商议事室和“政协委员法律工作室”,积极搭建离群众最近的履职平台;制定《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试行)》《提案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归纳总结重点提案督办“八步”工作法,切实提高提案办理实效。

  服务发展大局,明确“干的内容”。坚持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重点,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实施“百千万”计划、农村“五治”、“一圈两场三改”等扎实开展调研视察,切实做到政治协商聚焦大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民主监督紧盯难事。

  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干的基础”。注重“两支队伍”建设,全力配合县委严把委员、干部“入口关”,“两支队伍”年轻化、专业化优势不断凸显。注重政协委员服务管理,先后制定《开阳县政协领导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制度》《政协开阳县委员会“全员入委”工作实施意见》等,切实激发委员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