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22期 本期3228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25

创新驱动是打开稳中求进的金钥匙


□张全林


  科技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越来越快。

  创新投入前所未有,创新成果日渐丰盈。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2.44%,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成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已在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纳米限域催化、体细胞克隆猴,以及凯勒几何核心猜、量子保密通信、新一代超高强度钢、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人工合成淀粉等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创新是“稳”与“进”的支撑工具。今年的经济工作,中央明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要要求。守住这个总基调,首要的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定经济大盘。无论是扩大内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还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或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都需要“创新驱动”这把金钥匙。

  机制创新赋能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实施机制,创新“揭榜挂帅”等新型项目组织模式。在“十四五”首批重点研发计划中,已部署实施了87项“榜单”任务。如积极构建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机制,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深化自然科学基金改革,打通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的政策路径,有效提升了国家创新能力。

  激活市场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市场主体最需要创新,也最懂得创新,关键是真金白银支持到位。去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达169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达6.09%,业已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普惠性创新政策。重大研发任务立项,更多的由业界出题目,政府做后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已提高到100%,这项政策的全面实施,激活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

  抓牢基础研究,争取更多突破。技术不过关,背后是基础研究不滞后。基础研究做得越好,科技发展的前瞻性就越强。推动基础研究取得更多突破,仍然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按科学的发展规律办事。要让科学家牢固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耐得住寂寞,在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上不能急功近利,应把创新成果与应用前景结合起来考量。这仍然是一个基础研究体系的布局构建问题,需要健全科研人员全职业生涯激励制度,优化科研学术环境,改进项目经费管理,在评价、支持、服务等方面更加适应,才会有越来越多的顶尖科学家一门心思扑在基础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