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22期 本期322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24

黔茶鼻祖——湄潭茶叶试验场


□文/图 周继厚


  贵州自然条件适合茶树生长,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明清以来曾经出过多种“贡茶”。但一直是凭世代沿袭的传统经验种茶制茶,零星分散、制作粗糙、质量不稳定,更不成规模。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协助筹设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并在湄潭新建茶叶试验场,把茶叶科研和实践的成果带到贵州,揭开了现代黔茶史的扉页。流传至今的几枚徽章,见证了贵州茶文化的这段历史。

  “七七事变”后,贵州省成为抗战大后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1937年底,为了增进后方生产,加强抗战力量,贵州省政府与中央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反复磋商,商讨整合黔省农林机关事宜。1938年3月,省政府决定将原有农林机关合并改组,由贵州省建设厅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共同筹建贵州省农业改进所,负责统筹改进全省农业事宜。是年3月中旬成立筹设处,在建设厅办公,邀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杂粮系主任沈宗瀚,及驻黔工作人员仇元、马鸣琴等人为筹备委员,3月底,筹备就绪,1938年4月1日,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正式成立,以引进、改良、推广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为中心,开展各种农业科学试验和农业改进工作,如1939年在湄潭新办茶叶科研基地——茶叶试验场,对贵州省茶文化积淀、茶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39年春,中央农业实验所派出王涛、李联标、朱源林、张天福几位专家前来贵州选择建场地址。他们先到安顺茶区考察数月,正着手筹备建场时,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湄潭。几位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湄潭也是黔茶大县,把试验场建在湄潭能得到浙大的支持,更有利于开展科研工作。他们辗转来到湄潭,发现湄潭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当地政府和民众都欢迎在湄潭建茶场,积极支持并帮助解决办场所需土地等问题。经商议,县政府将江西会馆的万寿宫和河江寺腾出来作办公室、宿舍和茶叶加工厂之用;把桐子坡、打鼓坡和校场坝一带土地以低价出售给茶场。经数月筹备后,1939年秋,“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茶场”(简称湄潭实验茶场)正式挂牌成立。

  茶场成立后,陆续从各地调进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员。第一任场长刘淦芝是著名昆虫专家,第二任场长李联标是著名茶学家,第三任场长林刚是著名林学家,第四任场长朱源林是油桐专家,还有十多位资深科技人员,加上一批年轻的技术人员,可谓是人才济济,为茶叶科研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

1940年,湄潭实验茶场开始在桐子坡建50亩茶树品种园,在打鼓坡建500亩生产实验茶园,该茶园地处湄江河畔,海拔高度从750米到1200米不等,土壤为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试验基地的建立,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时局动荡,物资匮乏,茶场员工在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开展工作,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

  在制茶研究方面,湄潭实验茶场成功试制出功夫红茶和炒青绿茶。由此,开创了贵州制作功夫红茶的先河。还参照西湖龙井茶的工艺,用湄潭苔茶的柔嫩芽叶,研制出与龙井茶媲美的湄潭龙井茶、玉露茶等名优茶,为贵州名茶增添了新品种。

  在茶树植保研究方面,第一任场长刘淦芝博士主持了贵州茶树突出害虫研究课题,对贵州茶区的主要害虫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茶树品种园建立起养虫室,对各种茶树害虫进行生活史与生活习性的研究,编写成《茶树害虫名录》,成为茶树虫害研究的最早成果。

  在茶树资源研究方面,专家李联标主持的全国茶树品种资源研究涉及新建的全国茶树品种园,是国内当时茶树品种资源最多的园林,不但为我国茶树品种储备了宝贵资源,并且开展了品种的特征特性试验和茶树无性繁殖和有性杂交研究。1940年,李联标、叶之水两位专家徒步跋山涉水寻找野生古茶树,对茶树的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并获得重大发现。他们在务川县老鹰山岩上发现野生乔木大叶大茶树,主干高7米,叶大16厘米×9厘米,不仅证实贵州是茶树发源地,还对贵州以后野生古茶树的调查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6年,湄潭实验茶场更名为“湄潭桐茶试验场”,除开展茶叶研究工作外,还开展了对油桐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原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桐茶试验场由湄潭县人民政府接管,自此开始了试验场的恢复重建工作。1950年春,改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军管会农林处接管,更名为“贵州省湄潭桐茶实验场”。1953年又改名为“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

  到50年代末,湄潭茶场已发展成为贵州最大的农垦茶场,经过技术革新后,湄潭红茶开始大规模生产,为大量出口夯实了基础。随着茶场的发展,贵州省农业厅于1962年对湄潭茶场进行扩建升级,成立“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场”和“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场、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73年9月,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场更名为“贵州省湄潭茶场”;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更名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单独建制,隶属省农业厅直管。在这两个贵州省最高的茶叶科研机构和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的垂范下,湄潭茶产业的科研成果辐射到贵州全省茶区,为贵州茶叶的科研示范、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加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留下了体系健全、体量庞大的茶文化遗产。

  在继承了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研究的绿茶、红茶品质的基础上,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发的湄江茶、湄潭红碎茶,名扬四海,其茶叶出口量在改革开放前,一直位居全省之首,成为贵州茶业的领头羊,几乎包揽了贵州出口茶叶的生产加工,“湄江茶”也成为中国名茶而载入《中国名茶志》。

  改革开放后,湄潭迎来了茶叶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后的数十年里,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有影响的茶学家,如夏怀恩、邓乃朋、刘其志、王正容、冯绍隆、吴子铭、张其生、牟应书、汪桓武等,他们数十载潜心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到2020年,湄潭县已种植发展生态茶园60万亩,茶叶产量7.25万吨,综合产值139.45亿元。茶叶的生产加工成为湄潭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贵州茶叶经济的示范区。

  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了生动的写照,“湄潭翠芽”“遵义红”等茶叶品牌声名鹊起,一棵棵茶树变成了“摇钱树”“幸福树”。


4614-3-1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jpg

▲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证章,背面三位数字编号。


4614-3-2-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jpg

▲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证章。


4614-3-3-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jpg

▲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场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