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218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09

册亨县政协:


“四力并举”推动履职提质增效


□马作成


  近年来,册亨县政协坚持以党建引领政协工作,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树立新形象、展现新风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正能量。


坚持党建引领“强定力”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始终保持政治定力。通过召开党组中心组会议和集中研讨会、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题民主生活会、委员培训会、宣讲会、党支部学习会、专题党课等形式,深入学习中央、省、州有关意见及相关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使命,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与党中央同频共振、同轴共转、同向共进,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始终凝聚政治共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州委各项决策部署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重要工作主动向县委请示,重大活动积极邀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参加,协商成果及时向县委报送,县委领导批示认真抓好督导落实,将县委的发展目标转化为共同行动。

  始终强化政治担当。始终坚持县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主动权,引导政协委员和政协参加单位广泛凝聚共识,夯实思想政治基础。


围绕中心大局“聚合力”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按照“县委定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言什么”的履职定位,不断在利发展、促和谐、优民生等方面想法子、出点子、谋路子,为册亨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积极献计出力。

  开展“委员大走访”活动。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发挥,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广泛凝聚共识,加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访民情、察民意,撰写《关于加快推进册亨县林木加工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提案124件,多方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126次,使政协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好帮手”。

  开展“重点协商监督”活动。牢牢把握协商式监督的理论蕴涵和时代要求,立足协商式监督的定位、本质和特点,切实把协商式监督的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贯穿履职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监督质效,进一步商出“政协言值”、督出“政协气质”。如,围绕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等课题开展专题协商监督,提出意见建议18条,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签批转相关部门办理。

  开展“委员助推发展”活动。发挥政协优势,组织政协委员围绕油茶低产林提质改造、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等重点工作,引导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

  开展“小院坝大协商”活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协商新方法、新机制,因地制宜搭建各类协商平台,通过“小院坝大协商”形式,组织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落到基层,把“协商”送到群众家门口,倾听群众所期所盼,收集社情民意,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促进政治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建设文明村(社区)。


聚焦建言资政“献智力”

  视察调研突出重点。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精品果业提质增效等专题开展调研16次,形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加快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等调研报告16篇,提出意见建议186条;围绕乡村振兴规划、林下经济产业(菌药)等开展视察6次,形成《关于林下经济产业(菌药)的调研报告》等视察报告6篇,提出意见建议106条。

  专题协商紧扣难点。围绕生活垃圾处理、文旅融合发展等课题开展专题协商14次,提出意见建议96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县长与委员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36条;围绕“破解执行难相关问题”,开展法院院长与委员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24条;围绕“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专项工作情况”,开展检察院检察长与委员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18条;组织委员企业家与县直有关部门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39条。


破解薄弱问题“增动力”

  县委切实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把政协工作纳入县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专题研究解决“两个薄弱”问题,全力重视支持政协发挥职能作用。

  关心支持干部队伍。加大政协机关与党政机关干部双向交流力度,在县政协机关干部中提拔任用5人、交流任职7人。换届后把6名优秀干部调整充实到委(室、中心),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为43岁,增强了县政协机关工作活力。优化委员队伍结构,新一届政协委员平均年龄为39岁。

  增设机构人员编制。优化机构设置,增设县政协委员服务中心,解决人员编制5名并配齐人员,将其人员整合到各专委会协助办公,有效缓解各专委会1人办公难的问题。成立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室,由乡(镇、街道)统战委员兼任负责人,并明确专职工作人员,真正让政协工作在基层“有人办事”。

  全力保障经费运转。县委积极为县政协全体会议、重要视察调研、集中学习培训、重点提案办理、车辆保障等经费给予全力保障,特别是将每年民生提案办理经费2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为县政协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