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179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02

建体系 搭平台 强引领 促履职


——关于加强县级政协党建工作的思考

□黄仕军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政协党建工作,是党中央对政协组织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障。作为县级政协组织,必须坚持党建促业务、党建促履职、党建促发展,推进党建工作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带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在推进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建立“三个体系”,创新搭建“三个平台”,着力强化“两个引领”,促进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高效履职。


一、建立“三个体系”,规范政协党建工作

  (一)建立组织体系,规范机构。一是构建政协党组织领导体系。要建立县政协党组和县政协机关党组“双党组”,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组织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切实做好把握方向、引领思想、统揽全局、统筹大局的工作。二是建立功能型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鉴于政协委员的广泛性、分散性和组织人事关系的固定性,要探索以专委会为单位设置功能型党支部,由党员专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支部书记,规范支部各项基本活动制度,以专委会为依托开展党的工作,让党员委员在政协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参加具有政协特色的党组织活动,探索政协党员委员组织关系单方隶属,参加“双重组织活动”的有效方式。三是优化和规范机构设置。结合工作实际,优化政协机关专委会设置。规范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委设置,探索制定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方案,实现辖区内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委员会规范化设置全覆盖。在无机构、无领导职数的现实条件下,为有利于推进基层政协工作,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委员会主任宜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并同时作为县政协委员安排。联络委员会其他委员3-5人,以此配优建强基层政协工作力量,为基层政协委员履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制度体系,规范机制。一是修订完善县政协党组工作规则。以规则指导和规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履行领导责任,加强对业务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领导,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县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广泛共识,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规范党支部活动制度。标准化建设党员活动场所,建立健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扎实开展县政协机关党支部各项活动。以活动激发活力,以活动加强引导,以活动促进履职。三是探索建立联系和服务委员机制。探索建立联系和服务委员机制,积极做好委员培训、委员走访、委员履职、为委员办实事等委员服务工作。

  (三)建立活动体系,规范活动。一是规范学习活动。健全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基础,以常委会领学、专题研讨交流深学、委员大讲堂共学、机关干部集中研学相结合的理论学习体系,推动理论学习落深落细。坚持做到在学习组织上务求严谨规范,科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主题、方式及参加范围、时间保障、目标效果等,统筹安排各阶段的学习研讨活动常态化推进,确保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为民的高度政治自觉。二是丰富实践活动。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全体委员积极主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到“乡村振兴·委员在线、重点项目·委员在线、为民服务·委员在线、疫情防控·委员在线、文明行动·委员在线”五个在线。始终做到县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正能量就汇聚到哪里,激发委员队伍活力,达到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的“三聚”目的。三是开展联系帮带活动。完善“界别+党支部+委员工作室(政协联络委)”一体化建设,建立“1+N”结对联系机制,形成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民主党派、中共党员政协常委联系功能型党支部和界别委员、党员委员联系非中共党员委员的“三联”工作格局,落实“政策理论联学联帮把方向、协商课题联调联帮抓协商、民生实事联办联帮强服务”“三帮”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带头履职和带动履职作用,进一步规范履职活动、强化委员履职管理。四是创新服务活动。探索开展县政协机关服务委员“五个一”活动,做到一年组织一次学习培训、一年开展一次走访、一人提供一个履职平台、一人进行一次展示宣传、一人办理一件实事。实现政协委员任期内培训全覆盖、委员走访全覆盖、委员履职全覆盖、为委员办实事全覆盖“四个全覆盖”,激发委员履职热情。


二、搭建“三个平台”,丰富政协党建活动

  (一)搭建委员学习培训平台。一是履职学习培训。通过县内集中培训、省内外高校专题培训等形式,搭建委员履职培训平台,实现本届内全体政协委员履职培训全覆盖。二是“书香政协”创建。在政协系统开展读书活动,开展以“读一本书、捐一本书、荐一本书”为主要载体的“三个一”活动,为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搭建读书学习平台。三是交流讨论平台。搭建政协委员学习交流讨论平台,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讨论活动。由县政协党组成员牵头,组织所联系的政协委员召开学习交流讨论会议,参会委员根据会议主题各抒己见,形成信息简报发布在县政协网站“委员学习交流”展示窗口,共享学习成果。

  (二)搭建委员履职平台。一是乡村振兴委员示范点。探索开展政协委员助推乡村振兴行动,以现有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基础,广泛动员政协委员和委员企业参与全县乡村振兴各个环节,深化产业合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教育医疗协作、人才培训协作等工作,探索打造委员协作共建、帮扶帮带模式。二是疫情防控委员助力站。组织委员主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动员委员和委员企业参与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对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慰问。三是民生实事委员监督台。探索组建政协民主监督办公室,由县政协常委任民主监督办公室主任,专门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开展县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述职评议等工作,制定民主监督工作规则,进一步优化监督内容、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四是民情信息委员联络站。引导委员广泛收集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和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重要建议“直通车”等形式提出建议,助推问题解决。

  (三)搭建党员示范平台。一是党员委员履职示范。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委员在政协履职活动中、界别群众中、本职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紧扣党政工作重点、群众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务实灵活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更好地“专”出水平,“商”出特色,“监”出实效。二是党员委员服务示范。动员党员委员立足各自岗位,发挥自身优势,践行服务宗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公益事业、乡村振兴等活动,展示新作为、树立新形象。三是党员委员宣传示范。对政协委员特别是党员委员在履职过程中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职,积极参与创先争优,努力在政协系统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三、突出“两个引领”,突显政协党建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凝聚共识传播共识。始终坚持政协在党委的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紧紧抓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个中心环节谋划部署工作、督促检查落实,把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协决定、决议和委员共识,确保广大政协委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突出思想引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作用,发挥政协委员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做释疑解惑、正本清源、弘扬正气的工作,做宣传引导、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广泛集聚智慧、汇聚力量。

 (作者系印江自治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