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政协:
“五个在一线”推动“请你来商量”落地见效
□赵素娥
近年来,瓮安县政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五个在一线”工作方法,推动“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活动落地见效。
平台搭建在一线
2019年8月,瓮安县“有事好商量”协会率先在瓮安县雍阳街道河滨社区成立。作为全县“有事好商量”试点,河滨社区建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乡镇政协工作召集人、政协委员、驻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乡贤达人等为协商议事成员的协商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把协商平台与社区事务等相融合,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治理新路径,借助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思想引领在一线
为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县政协积极组织镇村协商,帮助指导村、社区、企业开展基层协商,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协商选题方面,将协商重点侧重于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无论是居民小区物业服务,还是乡(镇、街道)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以及县城区学前教育入学难问题,每个主题都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参与主体方面,政协委员、党政部门、乡贤寨老、群众代表积极参与了协商,“请你来商量”参与范围进一步拓展。在协商影响方面,利用瓮安县融媒体中心设置《政协之音》栏目,加大对整治城乡滥办酒席、城区渣土车管理等群众关注的10余项工作推进情况的跟踪报道力度,进一步扩大“请你来商量”活动的影响力。
调研开展在一线
县政协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中心工作,组织政协委员采取调研视察、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提出有见解、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如,针对殡葬改革工作形成的调研报告,提出“实行以奖代补”等具体举措,有力助推殡葬改革各项工作,《瓮安“3347”夯基础 生态殡改促文明》的提案入选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整合乡镇政协委员的力量,通过召开院坝会的方式,与群众唠家常、话发展、讲政策、宣法律、听民声、问民计。一场场院坝会,架起了委员与群众的“连心桥”,委员与群众坐在一起议事,让群众把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不仅改进了委员作风,而且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零障碍”交流,拉近了委员与群众的距离。
共识形成在一线
为进一步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县政协借助“请你来商量”平台,采取一线提单、分类审单、对责派单、办理执单、群众评单的“五单”工作举措,通过线上线下收集信息“提单”,初审、重审、审定三个层级梳理分类“审单”,线上线下任务分配“派单”,群众、社区、街道办理督促“执单”,群众点评、街道季评、年终会评问题销号“评单”等方式,有效解决了社区间、网格内的管理盲点、难点问题。
力量凝聚在一线
为了将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县政协坚持问题导向,将基层治理工作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载体,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构建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为“两翼”,小区党员、居民群众、社会力量等多元参与的治理共同体,破解城乡基层治理难题。
如今,瓮安县打造了一批组织建设好、产业发展好、社会治理好、乡风文明好、生态环境好,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示范性村组,形成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管的良好氛围,以村民小组或自然寨为单位组建村民组理事会1000余个,选举产生理事长960余名,有序组织开展各类议事1000余次,解决群众问题3000余条。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开展以来,瓮安县不仅在殡葬改革、疫情防控上赢得了群众支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以及垃圾清运、污水治理等民生热点问题上还赢得了群众认可,各项工作落实得更顺畅。”县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县政协将进一步建好用好协商平台,以协商民主凝聚发展共识,画出推动瓮安振兴的“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