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160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6-29

西江千户苗寨:始于颜值 行于风情

  

□本报记者 万里燕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有一个由数十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的苗族聚居地,那里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西江千户苗寨就像一位深山中的绝世美女,初见之时就会被她惊人的颜值所折服。

  千户苗寨的“千户”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寨内共有1285户苗族人家,独特的苗家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比邻而居,连绵成片,占据大半个山壁,从下向上仰望,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苗寨周围的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房前屋后翠竹点缀,花香虫鸣,人与自然千百年来和谐共生,同欣共荣。

  白天的千户苗寨,古朴典雅,木质苗居与青山绿水完美相融,仿若国手大师最出色的画作,而到了傍晚,寨子里炊烟四起,千户苗寨笼罩在一片人间烟火气中,唤起人心底最暖的柔软。

  看那炊烟汇集在半空中如云如雾,夕阳照射在以枫木搭成的吊脚楼上,将那连绵成片的红彤彤板壁染成一片金黄。而当太阳落山,月亮升起,千家灯火齐点亮,似天上银河泻入深山,让人想起动画大师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场景,又更多了人间天上的韵味。尤其站在观景台上,放眼西江,看灯光勾勒出吊脚楼的轮廓,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白水河上的风雨桥也点亮了灯火,把河水也染成了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西江千户苗寨的美令人醉心,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这美景背后的历史人文风情更为珍贵。

  余秋雨说:“苗族的祖先走了一条黑暗而神秘的路,为了求生存,跌跌绊绊地走了几千年,最后有一个终点叫西江。”世界那么大,美景那么多,西江之所以美得如此独特,盖因现在的美丽是千年抗争、迁徙的结果。

  据说,千户苗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蚩尤与黄帝大战战败后,苗族先民向南迁徙,搬进了南部大山之中,随着时间推移,各个部落之间相互合并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村落,千户苗寨就是如此演变而来,苗寨的人们也都称自己是蚩尤的后代。而这些都只是推论,是在多方位、长时间对苗族历史的考古中得出的,但众所周知,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所有历史只靠口口相传,在这之中,有多少史实,已无法完全考证。在历史上,蚩尤是如何战败的?他的后代到了哪些地方?是如何迁徙的?这些历史就如三星堆一样,仅凭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认知,无法完全弄清楚,但这也正是西江千户苗寨如此迷人的原因,因为真正伟大的历史,总有一部分是读不明白的,总有一部分是朦胧的,总有一部分看上去是混沌的,是难解的。

  也许因为没有文字,苗族人民的历史反而刻入了他们的基因中,苗族的服装、

  银饰、剪纸、节日、歌唱……无一不带着历史和祖先的印记,今人对苗族历史的研究也多从这些方面来解构。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这也是西江千户苗寨引人入胜的重要原因——一个地方,风景只是外表,有了历史,才有了灵魂。

  来到西江千户苗寨,即使不去考察其历史,光是在寨子里走一走,也能体验地道的苗族人文风情。

  进入寨门,就有12道拦门酒。穿着华丽民族服饰的苗族姑娘,高唱敬酒歌:“远方的客人,喝起来,不管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拦门酒是苗家山寨的一种古老的习俗,以西江苗族最有特色。苗家在娶亲嫁娶的时候,主人会将最珍贵的米酒,用牛角杯装满,然后喂给远方而来的客人喝。这也是主人热情好客的一种表现。不仅在寨门能听到苗歌,进寨后,在就餐时或在活动中,都能听到音调不同的酒歌、古歌、飞歌。其中,苗族古歌是苗族先民在日常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口传史诗,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被誉为“歌的世界,舞的海洋”,能歌善舞,仿佛就是苗族人身上的标签。伴随着悠扬的芦笙曲调和古朴婉转的苗歌,婀娜多姿的苗族姑娘们跳起轻快的舞蹈,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想更深入地体验苗族文化,还可到苗寨非遗一条街。在这里,可以体验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族酿酒、银饰制作、苗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造纸等,还可以通过人物表演、照片、雕塑等,了解苗族先民们的生产生活。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对于通过服饰、节日等载体来传承古老文化的苗族人而言,传统节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若是时间凑巧,赶上苗族最盛大的节日——鼓藏节,一定会毕生难忘。鼓藏节十三年才举办一次,每届要连续举办四年,不仅规模宏大,形式多样,而且具有特殊寓意,是苗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如今,苗族鼓藏节以西江千户苗寨最为盛大,在节日中将集中展现苗族的芦笙、铜鼓、银饰、服饰、挑花刺绣、婚嫁喜庆、斗牛、斗鸡、对歌、年饭等民族风情,是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

  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因为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让西江千户苗寨的美丽得以留存,并赋予了她更为迷人的人文魅力。如今,随着旅游开发和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千户苗寨的美也在观赏中被延伸和扩大,正如余秋雨对她的评价——“用美丽回答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