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五一”礼赞
□周洪林
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劳动节、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因此,今年的5月1日是第72个中国法定劳动节。
曾经的很多年间,一张小小的邮票,连接起寄信人和收信人的情感,连接起两端的思绪,也包含着浓浓的文化因子。然而近年来,全国信件量平均每年下降5%至10%,2018年纪特邮票发行量同比2017年调减29%,部分套票发行量调减近40%,部分小版票发行量调减超过50%……
当信封两头的思念被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填补,当需要装进信封的幻想和祝愿都可以在瞬间完成,以往见过或收藏的很多邮票上的图案,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如今的邮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既是历史的记载,又是现实的纪念。方寸之间浓缩大千世界,方寸之间见证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璀璨文化艺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多次发行“五一”纪念邮票,方寸之间谱写了一曲曲劳动者赞歌。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历数过往部分经典“五一”邮票,用邮票向劳动者致敬!
1952年5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国际劳动节》专题纪念邮票一套三枚。图案分别为:第1枚“胜利的光辉”。画面用鲜红作底色,图案正中是较大的阿拉伯数字“1”,其下方横印着“五月”二字,前面是“镰刀和铁锤”四周放射着强烈的光芒;第2枚“工农联盟”。画面用绿色作底色,图案中间是齿轮上镶着的麦穗,齿轮中伸出一只强壮而有力的“工农巨掌”,放飞着一只含着橄榄枝的和平鸽;第3枚“和平建设”。画面用茶色作底色,图案中间是工厂的烟囱和铁锤,一根麦穗绕在铁炳上,旁边是一只腾飞的和平鸽。该套邮票设计凝重典雅,构图简练,主题鲜明。
1959年5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一套3枚。邮票图案分别为:第1枚“学习马列主义”。邮票以深蓝色为底色,图案上部是鲜花簇拥的马克思和列宁的浮雕头像,浮雕下是各行业的工人阶级代表;第2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邮票用粉红色作底色,图案是白、黄、黑三只不同肤色的巨手强有力地共同握着一面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大旗;第3枚“庆祝五一劳动节”。邮票以绿色为底色,图案为工农游行队伍意气风发,浩浩荡荡,在他们的上方飘扬着数十面旗帜,“5·1”字样非常醒目,表现中国劳动人民庆祝自己的节日。
1964年5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纪念邮票一套2枚。邮票图案分别为:第1枚“马、恩、列、斯像”。图案是数面红旗簇拥的四位伟人并列侧面头像,展示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创始人及实践者的伟大;第2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图案是在红旗引导下振臂高呼的游行示威群众,展示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洪流的汹涌澎湃。该套邮票采用木刻的技法,虚实相映,以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简洁的大红色块为主,艺术效果鲜明。
1979年5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枚。这枚邮票主图为一把横放的铁锤和一把刀把向上的镰刀巧妙地组合成“5”和“1”两个金色的阿拉伯数字。背景图案下半部为象征海洋的红色波形彩块,上半部为《国际歌》五线谱。由形象图案组成数字的这枚邮票,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寓意深刻,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完美地表达了邮票的主题和内容,堪称我国劳动节纪念邮票中的精品。
除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专题邮票外,劳模风采也一展方寸之间。1954年12月15日, 原邮电部发行的《技术革新》特种邮票的第2枚,图案为“万能工具胎”,画面描绘了全国劳动模范、万能工具胎发明者王崇伦工作的情景。1972年12月25日,原邮电部发行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邮票一套1枚。邮票画面表现王进喜在数九寒冬的北大荒,手握操纵杆,挺立在钻井台上的铁人形象。1983年11月24 日发行《刘少奇同志诞生八十五周年》纪念邮票的第4枚是“接见劳动模范时传祥”。邮票画面为时传祥1965年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并握手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