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105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3-10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权力观

 

□袁文良

 

  早在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事实也证明,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民造福,用得不好或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危害党和人民事业。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也不论权力大小,都要意识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回答“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问题的同时,始终牢记人民重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第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正气之魂。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坚定理想信念首要的、长期的政治任务。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不断加深对其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理解,真正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达到新高度,真正在脑子里把理论框架搭建起来,进而植入心田、融入血液,进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自己的第一政治要求,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听党的话,服从党的决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而把正确的权力观融入于坚定理想信念的具体实践之中。

  第二要强化党性修养,勇于自我革命。党性修养也叫党性锻炼,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的过程。显然,党性修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改造的过程。随着对社会改造的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或不善于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纯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锤炼自己的党性,就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丧失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把正确的权力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内生动力,进而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涵养自我革命意识,鼓足自我革命勇气,落实自我革命举措,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要践行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所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坚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观点。在感情上紧紧贴近群众,时刻不忘公仆身份,不忘“来源于群众、培养于组织、服务于人民”的工作初心。牢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群众声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体恤人民生活疾苦,倾听群众建议呼声。强化敢于担当、百折不挠的作风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毅力,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所盼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第四要筑牢廉政防线,自觉遵章守纪。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也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提高对廉洁自律的认识,自觉把廉洁自律作为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把遵章守纪作为履职尽职的起码要求,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明辨是非、审视人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以自律为本,以廉洁从政为起点,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弄清“吾日三省吾身”的深刻道理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丰富内涵。提醒自己时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警示自己始终坚持不为权所惑、不为利所迷、不为色所诱。坚持立党为公过好权力关,不贪不占过好金钱关,情趣高尚过好交往关。真正把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转化为保持旺盛革命斗志、振奋精神状态的内生动力。

  总之,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绝不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在意气风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俯下身子干事业,立足岗位做奉献,兢兢业业致力发展,竭尽全力服务群众。真正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理念统一起来,融入为民造福、为党争光的具体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