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3019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10-01

人民英雄 日月同光

  

——瞻仰四平烈士纪念塔

  

□白素菊

 

  金秋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最易引起人们回忆、缅怀的季节。我不由地想起了曾以“英雄城”而闻名中外的小小城市——吉林四平。

  踏上四平的土地,即刻投入了“英雄城”的怀抱。那高高耸立的四平烈士纪念塔,则是“英雄城”的象征。过去长期生活在煤城抚顺,对四平市的市情知之甚少。这次我借前往四平参加修志研讨会之机,浏览了四平全貌,瞻仰四平烈士纪念塔后,油然而生出了对四平的敬慕之情。

  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雄踞沈阳和长春之间,是连接东南西北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则成了国共双方争夺的要地。国民党为了掠夺抗战的胜利果实,于1946年1月派接收大员刘翰东率百名官员到达四平,建立省市行政机构,妄图长期霸占四平。共产党为了逐步实现解放全中国的目的,自然要首先夺取战略要地四平。于是,双方陈兵数万,剑拔弩张。

  扬名海内外的“四战四平”的战争烽火,终于在1946年3月于四平燃起。第一战为解放四平之战,二为保卫战,三为攻坚战,四为收复战。双方累计投入46个师,40余万人,作战76天,激战54天,我方总共歼敌54000人。在“四平收复战”中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终于在1948年3月13 日,把鲜艳的红旗插上了四平城头,从此四平解放,四平被誉为“英雄城”。

  四平的大地,留下血染的风采。在四战四平中,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一师师长马仁兴,则是英雄儿女的优秀代表,他在前线指挥中,大智大勇,威震八方,不幸牺牲,年仅43岁。

  “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为了纪念英烈,为了纪念解放四平之战,党和政府决定在四平修建烈士纪念塔。

  四平烈士纪念塔,巍峨壮观,庄严肃穆。它坐落在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大街与新华大街交汇处的英雄广场中央,被周围新建起的妇婴医院、博物馆等数座大楼簇拥着。它兴建于1950年5月7日,于1952年竣工。

  烈士纪念塔由塔、牌楼和塔园三部分组成。塔是主体,是核心,是令人仰慕的所在。塔基为二级圆台,最大半径为15米,底座为九级圆台,塔身由花岗岩所筑,其上为八面体塔室,前后左右为四开门的环绕塔室,立有20根大圆柱,支撑着塔室顶盖,凌空托起高大的塔身。

  “日月同光,山河并寿,人民战士永垂不朽”“中华人民儿女万古千秋”这铿锵有力的题词,环绕四棱锥状塔身。文化大革命中,这些题词遭到了破坏,先后被铲除。后来,只在塔身正面仿题毛泽东同志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四平烈士纪念塔,犹如目睹一座粗犷豪放、气势宏大、内涵丰富的历史丰碑。它既是人们凭吊先烈的纪念建筑,也是吸引各地游人观光的一大名胜。四平烈士纪念塔,是四平人的自豪和骄傲。站在塔前,回忆英烈功绩,令人心潮汹涌,思绪万千:对未来生活充满渴望的年轻生命,在这里永久的安息了。他们把生活的芬芳、果实的甘美留给了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