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的 力 量
——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师正伟
《革命者》由管虎担任监制,徐展雄执导,主要讲述了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用赤诚之心行革命之事的故事。电影以李大钊先生距离被执行绞刑还有38小时为背景,再通过多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串起一代革命志士的斗争故事,展现了李大钊从入狱到英勇就义的壮烈历程,彰显了李大钊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地抗争精神,从而向观众呈现出一幅有志之士坚持真理、勇于探索、不畏牺牲、坚定信念的壮阔画卷,激励了人们树立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崇高目标。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为让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革命者》的叙事方式新颖,它打破了红色题材影视剧惯有的架构,采用多视角的叙事结构和倒叙与插叙的手法,通过电影语言的创新,去讲述那个背景下的革命故事,让剧情更具悬念抓心,让人物也更加立体丰满,达到了理想的观影效果。整部影片以点带面描摹时代群像,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从始至终昂扬着强烈的青春意识,不仅展现出李大钊伟大壮丽的一生,也展现了他作为教师、读书人、父亲、丈夫等平凡人的一面,引起了广大电影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强烈共鸣,具有很强的教育启发意义。
《革命者》尊重历史事实,展现的历史资料翔实,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重点呈现了几个标志性事件,写意镜头设计巧妙,画面精美,而且细节到位,可以说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种对于历史的尊重,也让很多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并因此深受触动。
李大钊为了寻找救国之路,他孤身前往日本留学,寻找救国之路,38岁就为党和国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永远谱写了壮丽的篇章。试想,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心怀革命理想的人们固然可以在和家人、朋友的相伴中获得许多美好和温暖,但他们却无法忘记国家的深重忧患,一定要更多挑起肩上的重任,为理想燃烧和牺牲自己。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当影片中李大钊为百姓呐喊、奋斗的镜头出现时,我为李大钊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而且深深体会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对角色内心刻画得相当细腻,且在剧情推进的节点上,各种旁白台词运用得也恰到好处,再加上背景音乐的烘托,让原本抽象的历史有了更加具体的呈现,也增添了更加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而让观众更加触动,每次看到激情高昂的爱国为民片段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泪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颂文老师的演技非常好,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在极致地还原着李大钊先生,使人仿佛在看一部纪录片,让你相信他根本不是在演李大钊,仿佛就是李大钊本人,尤其是最后就义前的那种平静,涌动出了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角色与演技的完美融合,展现出极为震撼的观影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就我个人观感而言,《革命者》不仅仅是一部传记片,更是一部革命浪漫主义史诗,因为它不仅真实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用电影的手法讲述了一段饱满又精彩的革命历史,能让观众再度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义无反顾为民奋斗、舍生忘死追求真理的乐观主义精神,就像电影所传达的宗旨那样:我相信,只要怀揣着不屈信仰,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也将在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指引下,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